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职教深意

  • 时间:2023-06-09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口规模巨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之一。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指向实现现代化的人口数量规模巨大,而且指向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上一贯发挥兜底支撑、增值赋能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把握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和基本国情,对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人口数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空前的、世界性的。英国、法国等最早一批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数量规模不过“千万级”,美国、日本等接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数量规模仅为“上亿级”。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将惠及十四亿多人口,人口数量规模达到“十亿级”,这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是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

  让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政治抱负和政治宣言。从过去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路上的“一个也不能少”,到新征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迈进”,均一以贯之地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显著区别于只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现代化成果由少数人享有的西方现代化。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认为,经济发展需以抑制人口增长和扩大不平等收入为代价。这一被恩格斯称为“卑鄙无耻”的学说,为西方现代化呈现出“见物不见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等特质提供了理论支撑,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来源。相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写道:“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正是基于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没有现代化的人,就不可能会有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必然使中国式现代化处处蕴含着对人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和重视,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现代化的自信所在,更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2023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会议提出,人口整体素质提升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事。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考虑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尤其要立足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去推动实现。职业教育正是实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优势和条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且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在促进人口整体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据统计,我国职业教育每年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出数以千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勇挑重担,成为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口素质提升的生动缩影。必须看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把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本、把人口数量红利转换成人口质量红利的基础路径和迫切要求。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等一系列旨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可见,在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必将为推动十四亿多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提升社会认同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尽管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增值赋能、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但是,社会上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普教轻职教、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以及各种“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仍然是制约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还不高,许多家长对普职分流产生很强的教育焦虑,许多青年不愿意选择就读职业院校。因此,整合全社会力量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期待,无疑是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各级政府应持续优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供给和制度设计,更加明晰职业教育的类型性,更加注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在顶层设计上以法律、制度和政策推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预期趋于稳定和乐观。媒体舆论应发挥价值导向作用,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倡导“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努力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职业院校应以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为改革基本逻辑,解决好职业教育的“培养端”和“用人端”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学习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唯有强调系统观念综合施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信任、支持、投身职业教育。

  综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力支撑。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在培养输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十四亿多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层面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黄小敬 作者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xcsx/202306/t20230606_661574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