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核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载体,向市场提供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合。近年来,凭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广西需要通过推动产业业态多样化、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体系现代化,实现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多途共进实现产业业态多样化
产业业态多样化是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产业业态的丰富化和发展机制的综合化。要促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各级政府做好产业发展的调控、管理、引导和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当地居民、研究机构、消费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形成多元的主体参与体系。要促进产业业态的丰富化,依托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充分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工艺品制造、餐饮、体育、文化出版、文化影视制作、康养和医药等产业,丰富并创新文化旅游产业业态。要促进发展机制的综合化,在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推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价格、税收、投融资、法律保障等作用,综合完善产业发展机制。
分层开发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以独特性和原真性为导向,分层开发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于鼓楼、铜鼓、壮锦、绣球、壮医药等可以直接感知的建筑、服饰、手工艺和饮食等显性民族文化,应鼓励企业在保存其原真性基础上积极开发并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我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旅游市场的开拓。对于“三月三”歌节、达努节、盘王节、花炮节等既具有观赏、审美价值,又有一定精神内涵的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等兼具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特征的复合民族文化,可按照当地民族传统价值观要求,结合文旅市场需求进行规范性综合开发。
多方协同实现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山、水、边、海”等自然环境是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的前提。为此,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生态保护治理职责,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自然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使自然生态保护的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企业依托当地自然环境资源规范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鼓励其对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良性耦合发展新模式。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其熟悉盗林狩猎、破坏水源等禁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遵循低碳生活方式,自觉加强本地自然生态保护。
融合升级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资源、企业和技术的融合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用现代经营形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重点依托文化资源富集区和自然风景名胜区,建设培育一批集民族文化旅游、民族工艺品生产、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歌舞演艺、民族文化服饰、民族医药康养和民族饮食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旅游集聚区,强化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打造高质量文化旅游全产业链,以龙头文化旅游企业为骨干,打造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兼具文化效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构筑重点突出、覆盖全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王洪涛 潘 慧 作者均为广西财经学院教授)
上一篇:善用广西红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下一篇: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