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结果发布——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有助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发挥好监测引导功能,助力知识产权服务业构建起业态丰富、布局合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全链条贯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共创造营业收入超过270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总营业收入达465.6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1030.1万元。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吸引着更多从业者加入。截至2022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为96.9万人,较2021年底增长4.4%。
同时,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8.7万家,与2021年底相比增长3.9%。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有4520家,同比增长15.0%;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机构超过1.4万家,从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机构超过9000家,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机构超过1.5万家,从事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的机构超过2.2万家。
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调查显示,超六成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布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区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呈现集聚态势,支撑区域发展成效显著。同时,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支持创新作用持续增强。调查显示,2022年,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专利申请量占全部国内专利申请量的8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代理率达到89.7%;商标注册申请代理率为88.3%,其中283家商标代理机构代理作为地理标志使用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申请1060件,代理率为98.7%。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知识产权服务业带来机遇,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态模式不断深化。调查显示,2022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技术手段、业务范围、服务对象等多个方面呈现细分化发展态势,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服务业,27.1%的机构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有79.2%的机构利用商业数据库或商业软件提高服务质量。
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报告》提到,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重拳打击违法违规代理行为,共约谈代理机构2100余家,责令整改近1300家,作出行政处罚近300件,累计罚没1200万余元,单案最高罚没249万元。在诸多利好政策及有力举措的推动下,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于未来行业发展向好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2022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信心指数为61.9分,高于荣枯分水线数(50分)并较上年增加3.5分。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稳步发展,各类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业务类型更加丰富、业务链条得到延展、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齐心协力维护良好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龙传红表示。
“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等内容,给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进与科技、产业、区域、贸易发展的深度融合。”毛昊建议。(记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