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文艺表演。冯肖慧摄
日前,2023年中国·靖西七夕绣球节活动在靖西市绣球古城热闹启幕。本次活动以七夕节和靖西绣球文化为主题,巧妙地把两种“浪漫文化”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文艺表演、非遗展示等项目,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独特的壮乡文化体验。
抛绣球表演。冯肖慧摄
启动仪式上,精彩的文艺演出不仅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还融合了绣球、马骨胡等文化元素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结合靖西文化、美食、非遗等设置了一系列富有本地特色的节目,特别是七夕游园会、篝火狂欢以及绣球、壮锦等非遗产品展示,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游客刘女士这次来靖西旅游恰巧遇到了七夕绣球节活动,不仅打卡了靖西独特秀美的山水,品尝了靖西特色美食,更欣赏了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她说:“靖西不仅山美水美,壮族民俗文化也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玩得很开心。”
百名“绣娘”同台竞技。冯肖慧摄
为预热七夕绣球节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西刺绣技艺,靖西市第二届“百名绣娘赛技艺”刺绣大赛在靖西市绣球体育馆举行。比赛现场,100名“绣娘”同台赛技艺,她们各展所长,用五颜六色的绣线勾勒出各种精美的绣球图案。20岁的靖西旧州姑娘潘彩铃是参赛者之一,她从小看家里长辈做绣球,学习制作已有五六年时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比赛。潘彩铃称,希望通过比赛提高技能水平,为传承靖西刺绣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绣球作品展示。冯肖慧摄
靖西市地处桂西南边陲,是典型的壮族聚集地,有着中国“绣球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靖西绣球自明末清初出现以来,已传承了400多年,是靖西壮族人民世代相传极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靖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2013年,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和壮族抛绣球习俗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大力传承弘扬靖西绣球制作技艺,靖西市坚持保护与创新的原则,推行“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传承发展“壮族绣球制作技艺”,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将旧州街建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目前,靖西年产绣球40多万个,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冯肖慧 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