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中外媒体专家齐聚来宾,讲述桂中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 时间:2023-06-02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原标题:

  中外媒体专家齐聚来宾,讲述桂中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相约世界瑶都 感受魅力桂中

  

  中外媒体专家制作忻城十二生肖小马仔。

  

  忻城人民用山歌欢迎宾客。

  

  中外媒体专家在金秀六段瑶寨体验制茶。

  

  中外媒体专家体验瑶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顶鼓”。

  

  中外媒体专家参观银杉森林公园,与猕猴互动。

  

  中外媒体专家体验忻城县壮族织锦技艺。

  

  中外媒体专家身着民族服饰拍照留念。黄云 摄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5月17日至20日,来宾市开展“中外媒体看来宾”活动,来自法国、马达加斯加、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柬埔寨等国家的中外媒体记者、专家、留学生代表(网络达人)一行20余人相聚来宾,沉浸式体验壮歌瑶韵,探索当地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特色亮点,面向海内外讲述桂中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踏犁头翻云台 多彩民俗迎宾客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有着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浓郁的民俗风情、良好的康养自然生态环境。全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万人,素有“世界瑶都”“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美称,是“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小谷和“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

  近年来,来宾市整合地域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初步构建桂中旅游文化圈。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以金秀圣堂山、金秀莲花山、武宣百崖大峡谷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又有金秀盘王谷、象州古象温泉度假村等养生休闲度假区,还有金秀瑶文化、兴宾区麒麟山文化、忻城壮族土司文化、武宣庄园文化等厚重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同时去除青臭味,促进香气形成。”5月17日,记者团一行来到金秀瑶族自治县六段瑶寨,村民苏勇军向大家介绍制茶过程。

  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KHAIRULLINAYULIYA说:“我现在在(来宾)这座美丽的城市,今天我穿了特色服饰,体验很好。”

  六段村位于大瑶山以北,是一个以茶山瑶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瑶寨通过“文旅结合、茶旅结合、茶文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和茶产业特色。活动中,外国友人们换上茶山瑶民族服饰,体验制茶、“爬楼”、摏糍粑等,充分领略六段瑶寨独有的民俗风情。

  上刀山、下火海、踏犁头、翻云台……17日晚,金秀平道村古占瑶寨代代传承的独门绝技让记者团一行赞不绝口。“我们古占民俗风情表演队成立了很多年,队员们白天干农活,晚上参与表演。”古占屯民俗表演队副团长陈晓荣介绍。近年来,平道村依托生态优势、民族优势和文化优势,将瑶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带动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之路。

  5月18日,沿崎岖山路蜿蜒而上,记者团一行来到坐落在圣堂山脚下的罗运村横村屯,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漂亮的楼房,干净平整的水泥路贯通家家户户,村民屋前屋后的庭院都种上了花草,给人以舒心惬意之感。“加油!用力!”在横村屯,记者团一行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表演,并亲身体验瑶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顶鼓”。

  多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充分挖掘瑶族特有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旅融合,瑶族民间艺人把民俗文化转化成旅游体验项目,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推动文化旅游发展。除拥有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外,金秀还是理想的康养之地。

  当天下午,记者团一行来到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康养中心,体验了瑶药浴、瑶药针竹罐、马骨刮痧、瑶药刮痧等康养疗法。瑶族人民用千百年来独有的瑶医瑶药保健方式铸造了“中国长寿之乡”,养生药膳与瑶族美食相结合、瑶药保健品与瑶族特色旅游相结合,已成为金秀“养生之旅”的经典组合。

  “这次我参观了瑶医院康养中心,了解到瑶药的神奇,并咨询了专家。晚上观看了原生态的民俗舞蹈,我被深深震撼,那简直美得无法形容!”马达加斯加籍专家安心悦表示,尽管这是她第二次到金秀,但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唱壮歌织壮锦 感受别样壮乡情

  “游过山来游过岭哩,小马兄弟到忻城,壮乡人民重情义,唱首山歌来欢迎。”5月19日晚,记者团一行来到忻城县“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现场,忻城人民用山歌对答的方式,欢迎记者团一行的到来。“山歌听起来非常优美,在短时间内能够根据国家和姓名唱出一首非常独特的歌曲,我觉得非常棒!”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小马说。

  歌声绕过土司衙府廊檐,在美丽的红水河上空荡漾。“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是广西文联和广西民协培育打造的民间文艺品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对促进桂黔滇湘四省(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山歌文化传承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忻城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锦的发源地之一,有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衙署,2020年被评为“中国土司文化之乡”。极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和壮锦艺术等人文景观,对全国各地游客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5月20日,记者团一行来到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的忻城莫土司衙署,映入眼帘的是具有中原古典宫廷特点的建筑,气势宏伟,格调典雅,古色古香,特别是深幽的殿堂,精制的屋脊翘角、镂空花窗、浮雕图案,具有浓郁的壮族建筑艺术特色。“这是如此的壮观!”法国在桂工作外专曹若兰赞叹道。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MURODOVSAFARKHON说:“今天来到这里特别激动,我穿了中国(壮族)传统服饰,它的制作方式与我们国家的不同,我们的文化和语言不同,但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一样的。”

  在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一件件壮锦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让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忻城壮族织锦技艺凝聚着壮民族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壮民族的审美理念,是壮族文化和审美的活化石,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价值。当天,记者团一行换上优美的壮族服饰,与忻城人民跳起民族舞蹈;体验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忻城县壮族织锦技艺,在竹笼织机“吱呀吱呀”声中追寻古老的记忆。下午,记者团来到忻城县城关镇,一同制作忻城十二生肖小马仔,感受壮乡人民在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文化。

  观茶山瑶古民居、赏千年红豆杉、体验瑶族婚嫁“爬楼”、体验瑶医康养疗法、听山歌盛会……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体现了来宾市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彰显了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精神特质,让中国媒体记者、专家、留学生代表忘我沉醉。(记者 韦鑫 文/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6/t20230601_66137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