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南宁隆安县:那桐壮族农具节 “那”乡文化共欢飨

  • 时间:2023-06-02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那桐壮族农具节开幕式在那桐社区广场举行,吸引周边县乡镇上万名群众前来观看。

  

  乡亲们给稻草龙点睛。

  “平地三尺雨,农家三尺金。我愿此雨力,生穗长如林。”甘霖雨露,自古以来就是农田喜事的象征,宋代诗人郑獬曾用诗句表达民间百姓对雨水的渴望,祈求农田长势良好、人畜兴旺。

  求雨祈丰收的民间习俗在隆安县那桐镇一直流传至今。据传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那桐地区遭连年大旱,为求天降雨露,民众便于农历四月初八在那桐街三界庙设坛打醮,虔诚礼拜佛祖。活动结束后,天果降大雨,以后每年当地都会举行感恩祈福的庙会活动。

  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时隔3年,得知那桐壮族农具节如期举办,十里八乡的群众早早聚集在社区广场。开幕式上,求雨、敬牛、祭拜三界庙、三界巡游、唱山歌、戏班唱戏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阵,市集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任君挑选。与此同时,以那桐社区为中心的街区巷道有序开展庙会游行、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现场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隆安是“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那桐壮族农具节则是“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那桐镇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在赶庙会时,有些农民会顺便捎上自制的农具去出售,后来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农具市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那桐壮族农具节的形成源于壮民族先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生产经验的积累,是隆安县的一个传统民间文化节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隆安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晶向记者介绍,挖掘、整理、保护那桐壮族农具节,不仅可以丰富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而且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那桐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卢辉忠告诉记者,今年,社区提前两个月成立活动筹委会工作小组,由村民群众自发筹备,村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现场不仅有传统的祭神拜祖等民俗活动,还划分了经贸区、娱乐区、饮食区、停车场等区域,增设文体娱乐、商贸活动,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现场的特色商品展销会上,当地村民纯手工编织制作的簸箕、竹筐、蒲扇、木制饭桶等生产生活用品物美价廉,十分畅销。“我带来的80多个手工编织品,每个价格60—100元,很好卖,都卖完了。”有着10多年手工编织经验技术的那桐镇村民黄迪若开心地说,作为当地农民,深受隆安“那”文化的影响,如今他们编织制作农耕用具助力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力。(记者 沈 程 通讯员 黄永福 文/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6/t20230602_66143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