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研,我国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版权产业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7.39%,同比增长10.34%。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对外版权贸易稳中向好,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连续增长,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稳定在11%以上”……
7月7日,在中国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举办的2021年版权产业国际风险防控培训班上,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
版权产业面临国际风险多样化
“从2016年至2019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已从5.4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7.32万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增幅34%;中国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39%。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是相应增加的跨国版权纠纷,如何更好地解决国际版权纠纷、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内的版权保护能力等问题,都是中国现在版权产业走出去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看来,由于受到整体国际形势、疫情变化、新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影响,跨国版权贸易不仅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跨国纠纷的挑战,这些都将成为版权产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赵秀玲表示,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力推进和版权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作品走向国际,版权国际化程度日益广泛深入。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出海”时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特别是版权风险逐渐增多、形态多元,情况日趋复杂。她将目前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面临的风险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在海外市场直接面临的版权风险;二是海外贸易壁垒的风险;三是在海外投资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风险。在这几方面风险中,既有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风险,也有被控侵权的风险,同时还包括企业海外投资中版权价值评估的风险以及化解国际版权风险的能力,这不仅涉及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开忠表示,企业“出海”时,面临的风险类型包括价值评估的风险,比如,企业要收购海外的版权,价值评估难以得到准确估量。在进行出口贸易时,要对可能涉及的海外调查有预判,有事先准备。此外,还包括海关的风险以及海外竞争对手所带来的风险。
国际作者与作曲者协会联合会亚太区总裁吴铭枢认为,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费用以及名誉。无论是侵权或被侵权,都会涉及法律费用。而这些又会对企业的名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将来权利人对企业的授权等。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让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版权涉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开拓版权工作的国际视野,切实增强我国版权领域的风险意识、规则意识,加强版权宣传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尽快形成高效的国际版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维护版权领域的国家安全。”赵秀玲提醒道。
增强应对版权国际风险的意识
对于版权产业国际风险产生的原因,胡开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版权保护与普通的财产保护不一样,存在地域性差异,某个国家的作品在其他国家不一定能够自动获得保护。第二,由于立法的差异导致中国企业在“出海”的时候不了解外国的立法政策。第三,中国企业对各国政策的差异了解不多。第四,企业在“出海”的时候,对海外的执法不太了解,特别是对行政执法和司法不清楚,也会产生风险。比如执法主体不同,中国的版权行政管理进行版权执法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执法体系,但在其他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一般不会直接参与执法,企业“出海”遇到法律纠纷时,要注意求助相应的部门。
版权企业提高国际风险防控能力,不仅是为了提升版权产业的国际运营能力,对文化领域的企业来说,还承担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担。那么,对企业来说,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在国际化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
“全球版权的政策还是存在差异的,尤其是当你使用第三方的权利作品的时候,或者是有一些跨国版权授权活动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其他国家版权的法律或政策,也需要知道怎么去主张你们的权利。”吴铭枢建议,每个企业都要制订自己的版权风险管理计划,对员工进行版权的培训,让员工了解什么是版权、怎么保护自己的版权。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虽然版权没有强制登记制度,但部分国家有自愿登记制度,如果企业有知识产权,建议企业去登记版权、商标和专利,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国际知识产权组织,通过全球网络来保护知识产权。
英国AA Thornton律所合伙人Geoff Hussey介绍,在英国进行版权认定时,最常见的阻碍是证明版权内容的所有权到底是谁的,而且同时需要证明该个人的连环所有权。正因如此,在重大版权争议中,有时候很难对版权进行认定。因此,Geoff Hussey建议,如果未来在英国需要处理有关版权争议的话,为了更好地进行版权认定,企业要为所有关键作品保留完整简明的连环所有权文件。
在授权方面,吴铭枢特别提醒:“集体管理组织可以大规模地代表权利人,成千上万的权利人代表通过集体管理组织就可以给予使用者授权,这也降低了使用者每一次跟权利人要求授权的费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通过集体管理组织来维权。”
胡开忠以中国作品海外维权第一个胜诉的案件为例,罗列了企业应对版权国际风险的“宝典”:提高海外经营版权保护的意识,比如,专门成立法务部从事海外版权经营;做好海外版权经营的管理工作,建立内部制度;及时寻求政府的帮助;做好人员和资金的配置,进行海外布局;遵守当地的制度,不从事侵权行为;聘请海外专业人员以避免不必要的版权侵权和纠纷。
构建版权产业国际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现在已经建立了与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为主的多边版权合作体系,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国家的双边版权交流对外机制在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体系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建设版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就要形成高效国际版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在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国建看来,企业要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往,就必须建立宏观思维,要将与知识产权其他相关行业的专家一起聚合起来,构筑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大坝”。
徐国建建议,要建立国家层面的版权国际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专门的国际交流平台和专家库;培养一批精通国际版权法和版权国际法律风险防控的人才;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版权国际影响力。
赵秀玲提到,从构建版权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版权保护能力这方面来看,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战略层面来考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行业支撑,同时在企业层面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和微观运营,构建目标清晰、任务清晰、措施有力、分工协调的版权产业国际风险防控体系。
“具体到政府层面来说,要制定符合版权产业海外维权的政策措施、建设相关的信息库、搭建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等,政府承担为企业走出去政策引导和保驾护航的工作。企业不仅要重视内容产品的创新,重视市场的运营,更要重视风险的防控,要建立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积极应对版权纠纷和侵权行为,切实维护自身利益。”赵秀玲说道。
此外,在“出海”同时还要讲好中国版权故事,为海外风险防控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版权保护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宣介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让各国都看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采取了实实在在、方方面面的举措,而且也取得了成效。”赵秀玲说,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些年共同开展版权优秀案例示范点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将成果和经验推广到全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中国版权保护的智慧,也是中国版权保护的解决方案。
“做好版权国际传播力建设,将会为我们的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赵秀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