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准则》,如职业航标,三十载引领新闻人坚定前行。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指引下,我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践行新闻‘四力’,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7月14日,在中国记协组织召开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实施30周年座谈研讨会上,人民网党政采访部副主任申亚欣说。
和时代同频 突出指导性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中国记协始终把弘扬新闻职业道德、推进新闻行业自律作为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让《准则》与时代乐章同频共振,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提升道德修为、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
回顾过往,1991年1月19日,《准则》在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此后《准则》历经1994年、1997年、2009年、2019年4次修订。
30年来,《准则》在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但贯穿于其中的主题主线始终未变。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秘书长殷陆君表示,《准则》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要求;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强调坚持新闻真实性这个基本原则;始终强调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实践要求;强调遵纪守法这个工作底线;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个时代命题。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季为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业态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准则》再次修订为我们规划了时代背景和思想主线,特别是突出指导性、强调实践性、凸显时代性,在引领新闻工作者更好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志向、正确工作取向方面发挥了举旗定向的作用。”
与人民同心 坚持真实性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自2015年成立后,就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纳入监督,通过对虚假失实新闻、低俗媚俗之风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评议,推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以每年定期公开发布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等多种方式开展行业自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改善舆论生态。
新版《准则》全文出现“人民”二字23次,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准则。按照《准则》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
坚持真实性原则历来是《准则》的重点,《准则》要求“努力到一线、到现场采访核实”“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导向要求、管理要求”,使真实性原则更具体、全面、明确。
来自新华社的陈子夏是一名入社不到9年的年轻人,她说:“只有始终坚守《准则》,才能忠实履职,才能守底线,才能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在处理稿件和与受众互动过程中,陈子夏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准则》中“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的要求,时刻保持与中央精神一致。
为时代放歌 凸显新境界
以《准则》为遵循,在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的指导下,各新闻媒体加强新闻道德建设,履行新闻工作职责使命,在重大新闻报道中为时代放歌,淬炼新闻尖兵,凸显新境界。
“按照《准则》要求,我们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努力展现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风采。”申亚欣介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际,人民网31支调研采访队伍,奔赴全国151个区县、218个乡镇进行采访,调研行程约13.1万公里。
《准则》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职业要求。中国日报中文网编辑齐磊介绍,《中国那些事儿》是中国日报网原创融媒品牌栏目,于2018年10月上线,两年多时间共推出原创作品600多件,累计阅读量超过6000万,短视频传播量近1000万。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正荣表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十分关注,中国记协作为新时代的“记者之家”,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深厚文化为涵养、以优秀作品为载体,贯彻落实《准则》要求,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袁舒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