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关于开展第六批全国及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州(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积极申报推荐,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严格评选和实地复核,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示,现命名以下10个单位为第六批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书西村
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兰龙潭社区
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宝华镇期垤村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北郊社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花卉园社区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团结社区
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
云南省2022年拟命名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情况简介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书西村
书西村地处昆明市禄劝县撒营盘镇南部,有汉族、彝族两个主体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书西村创新建立“一线信息员”制度,组建“一线信息员”队伍,通畅信息报送渠道,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为打通“扫黄打非”进基层“最后一公里”作出积极探索。2022年,组织文化惠民表演11场,宣讲活动15场,“绿书签”进校园活动2场,销毁有害信息类、盗版类书刊共30余册。曾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等誉称号。
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兰龙潭社区
兰龙潭社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南面。近年来,兰龙潭社区将“扫黄打非”与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扫黄打非”第一责任人,运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4支,扎实推进“扫黄打非”群防群治。通过线索奖励与党员积分管理、表彰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扫黄打非”进基层在居民中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2022年以来,开展滚动巡查7次,上报线索10余条,公安机关立案侦查5件。曾获“云南省妇联俭约型示范社区”“昆明市第一批‘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基层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
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长期将“扫黄打非”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采取强校带弱校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校四区”的办学新格局,通过严管课外读物、教材、教辅入口关,定期开展“扫黄打非”、网络安全等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2022年以来,联合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对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开展巡查20余次,联合社区开展宣传2次,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思想教育8次。曾获“全国文明校园”“云南省平安校园 ”等荣誉称号。
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期垤村
期垤村是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的一个哈尼族村寨。近年来,期垤村通过推进5大专项行动,创4项志愿服务,打造1张综合治理防控网,坚持0容忍查处态度,在巩固边疆地区群众不受有害思想文化侵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以来,配合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8次,上报线索7条,驱离出版物游商地摊1处,查缴非法图书10余本,成功举办全县“护苗联盟·绿书签行动”启动仪式,通过“火塘夜话”“板凳课堂”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10余场次,制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6起。曾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红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北郊社区
北郊社区位于思茅区北部。近年来,北郊社区将“扫黄打非”作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规范管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构建了“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创建等平台深度融合、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工作模式,有效发挥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22年以来,社区组织“扫黄打非”宣传教育20余场次,联合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宣传7次,对印刷企业、学校周边文化市场等开展专项检查4次,收缴非法宣传单2013份、非法出版物26本,完善举报奖励机制,社区居民主动向执法部门举报涉黄涉非线索3个,均已转化成案并已结案,实现了基层站点举报线索转化成案的突破。曾荣获“省级云岭好家风示范点”“思茅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花卉园社区
花卉园社区位于景洪市允景洪街道。近年来,社区通过推行“3456”工作法,即着力打造“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联合党工委、共建理事会、社会组织”四方力量,创新探索“送文化、送关爱、送服务、送健康、送平安”五送活动,全面推动“平安社区联创、社会治安联控、安全隐患联排、矛盾纠纷联调、社会管理联抓、社区服务联动”六联治理,推动“扫黄打非”示范点建设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以来,社区开展“扫黄打非”宣传7次,组织党员入户走访宣传1230余户,发放“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单4000余份,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讲座、“扫黄打非”联合巡查等7次。曾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
拉市镇位于玉龙雪山南麓、距丽江城区8公里。近年来,拉市镇坚持以开展“扫黄打非”为重要抓手,组织成员单位定期开展集中巡查,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综合监管,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进景区等工作中取得成效。2022年以来,全镇组织“扫黄打非”专项巡查12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对涉旅单位开展“扫黄打非”业务培训5次,对指云寺等宗教重点场所开展监督检查12次。曾荣获“全国基层治理示范乡镇”“云南省旅游名镇”“丽江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团结社区
团结社区地处泸水市六库街道,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属跨县、跨乡镇安置点,涉及9个乡镇、40个村、10个民族。近年来,社区按照“管委会+党总支+社区+楼栋+单元”的治理模式,推行“1个大网格员+5个小网格员+15名人民调解员+8名群防群治员”的“4员制”网格化“扫黄打非”管理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依托社区广场、百姓大舞台,定期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宣讲,进一步夯实“扫黄打非”群众基础,扩大“扫黄打非”影响力,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荣誉表彰。
奔子栏镇位于迪庆州德钦县东南部。近年来,奔子栏镇坚持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以“扫黄打非”知识宣传进宗教场所、进家庭、进虫草山、进学校“四进”举措为抓手,强化“扫黄打非”宣传力度,2022年以来,组织宣传1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开展专项巡查检查8次,实现“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曾获“国家第一批锅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
班洪村位于临沧市沧源县班洪乡。近年来,班洪村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工作指导,把“扫黄打非”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设立60个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通过组建村级“扫黄打非”工作微信群、“火塘宣讲小分队”、赶集日集中宣讲等方式,增强群众对“扫黄打非”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有害信息和非法出版物的辨别能力和认知程度,发放宣传资料350册,倡议书500余份,为“扫黄打非”进基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曾获“临沧市首批市级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临沧市乡村旅游品牌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