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崇左市孝老爱亲模范谢恩禄事迹
谢恩禄,男,壮族,1963年生,今年58岁,家住崇左市扶绥县渠旧镇崇边村岜模屯,从2014年至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七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谢恩福,用爱撑起了一片蓝天。哥哥谢恩福肢体一级残疾,在家卧床多年;相依为命的女儿已远嫁湖南省,日常的一切生活起居全依靠弟弟谢恩禄一家人来照料,毫无怨言。
谢恩禄一家共有四口人,谢恩禄目前在扶绥县东罗小学的饭堂工作;妻子在家务农,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儿子尚在南宁读大学,哥哥瘫痪在家休养,家庭条件一般,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了起来。
在2014年时,谢恩禄60岁的哥哥谢恩福不幸因病导致下肢瘫痪。从那时候开始,51岁的弟弟谢恩禄成了哥哥谢恩福身边的守护神。也是从那一刻起,谢恩禄默默地照顾起了哥哥的生活,在那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弟弟不仅成了哥哥生活中的“保姆”,更是成了他人生中的“拐杖” 谢恩禄对哥哥任劳任怨给予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离不弃,陪伴着他一路前行。
如果没有2014年那场病魔来袭,哥哥谢恩福的人生轨迹会和大多数同村的同龄老年人一样,种种甘蔗、种点蔬菜和瓜果,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安度晚年。如果没有突来的意外,谢恩禄一家三口也会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是没有如果,命运偏偏跟他们一家子“开了个玩笑”。
今年67岁的谢恩禄的哥哥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就连吃饭、上厕所、起身翻身都需要人帮忙。早些年,父母和谢恩禄一起照顾,后来不幸的是父母也双双去世,照顾哥哥的所有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了谢恩禄一家子夫妻的肩上,因为谢恩禄早已经结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不忍心撇下瘫痪在床没人照顾的哥哥,所以只能把哥哥接到自己家里;父母临终前嘱咐“谢恩禄兄弟俩要相扶相持,要坚强的走下去,要勇敢战胜困难,也一定会战胜困难,要好好照顾哥哥”。他牢记着这几句沉重遗言,为了兑现当时对父母许下的承诺,谢恩禄一直默默地努力负重前行着、一直坚守着,这一坚守就是七年之久;每天忙里忙外为哥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按摩身体、打理大小便、清洁身体,等等。
今年58岁的谢恩禄,并没有高收入的工作,目前在扶绥县东罗小学的饭堂工作,主要负责食堂师生菜品的采购,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将学校饭堂早餐所需的菜品买齐全,回到饭堂后进行清洗、切配等等工作,中餐、晚餐也是一样的筹备工作;一日三次,周而复始。到了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就迫不及待的回到家里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哥哥、操劳农事。
谢恩禄的妻子在家务农没有固定收入,为了农作物有更好的收成,同时还要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好哥哥;她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每天宁愿在不断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一大早她就会起来,先给哥哥谢恩福做好早饭,安顿好哥哥的吃喝拉撒额等,之后再匆忙的去地里操持农事。到了中午,她还要急忙赶回来给哥哥做午饭,自己也吃饭小憩一会接着又跑去地里。虽然累、虽然很繁琐,但是哥哥的一日三餐,她都按时做好饭菜并喂哥哥吃饭。
儿子在外上学,从小就受到父母言行影响,也比较听话、懂事;每到寒、暑假就会回家,在家里协助父母种甘蔗、做农活。
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谢恩禄两千多工资和每年五十多吨的甘蔗;这支撑了他们所有的开支,包括哥哥谢恩福的吃用,而哥哥谢恩福因肢体残疾丧失劳动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好在还有政府的低保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贫,但兄弟情深,无怨无悔。
“虽然自己是个农民,没有文化,但‘长兄为父’这个理儿,我还是明白。”谢恩禄说,“因为能力有限,自己能为哥哥做的,就是尽己所能照顾他,把好吃的给他吃。”在这些年里,每到周末他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起床,因为哥哥没有办法自己起床,他要帮瘫痪在床的哥哥洗脸漱口、擦身换衣,做好早饭,安顿好哥哥后再急忙赶去上班。“活着一天,我就要对他好一天”“把好吃的给他吃”,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未曾离开过哥哥,而背后的辛酸,他却默默的扛起。
但让同村人深感惊讶的是:哥哥谢恩福瘫痪这么久竟然从来没有患过褥疮。这些年来,谢恩禄夫妻俩每天准时给大哥更换床单、清洗身体。为了让瘫痪的哥哥肌肉不会萎缩,谢恩禄和妻子还自学了按摩,每天都给哥哥按摩一两个小时,把他推到外面的院子里晒太阳,陪哥哥聊天。为了照顾好哥哥,谢恩禄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周边邻居、亲人也劝过谢恩禄,建议类似谢恩福这种情况,应该可以享受政府集中供养,交给政府送到敬老院就好了,本身家境也不好,让妻子在家照顾哥哥的话,家庭负担会更重。但是谢恩禄不这么认为,父母均已过世,本着对亲哥哥的疼惜,他义无反顾接过重担,无微不至的照顾哥哥,这一照顾就是七年。
谈到与哥哥相依为命的生活时,再坚强的谢恩禄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为了更好的照顾哥哥,他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一心只有哥哥。随着年龄增长,邻居怕谢恩禄单薄的身体吃不消,多次劝说,让他将哥哥送到敬老院,但每次都遭到了谢恩禄的拒绝,他说:“哥哥自生病起就跟我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换地方换人照顾,哥哥可能不习惯,怕他受不了。我就这样一直照顾下去好了,也省得换地方哪里磕着碰着了。他这一生也怪可怜的……”
谢恩禄的儿子从小到大,也常常帮助妈妈照顾患病的伯伯,也一直把照顾伯伯当成自己的责任。他就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把照顾他人摆在心理靠前的位置,而把照顾自己想得很少。谢恩禄的事迹,正是体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件事情做一天两天可以,但像谢恩禄这样多年如一日的照顾,没有坚定的毅力和善良的心灵,一般人都做不到。村民都对谢恩禄竖起大拇指,说他的精神难能可贵,而他总是腼腆笑着说:照顾哥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要老,人人都会老,更何况是我的亲哥哥,不管生活怎么样,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他,以前最苦最累的日子我都坚持过来了,以后我还要继续照顾好我的哥哥。
中国是礼仪之邦,更是有着各种优良传统的国度。敬老孝亲,乐于奉献,都是优秀的传统美德。在社会日益现代化、全面脱贫的当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良好家风社会大力提倡的事情。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里,有关于“和谐”的内涵,家庭和睦、亲情和美也是“和谐”的一种诠释。谢恩禄一家以德为先、以善为念,轮流举起亲情的“火炬”,“照亮”了整个村庄,也传递了至善、至美的温情。
上一篇:龙拢家庭:以小家之爱汇聚文明之光
下一篇:唐旭胜:为社会带来感动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