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撬动知识产权关键力量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知识产权报)

  • 时间:2024-06-21
  • 作者:佚名
  •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 字号:

  甘肃高位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期,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这是甘肃省首次围绕知识产权全要素,统筹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

  “当前,甘肃正处于蓄势发力、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若干措施》的实施将加强撬动知识产权关键力量、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知识产权制度作用更充分地体现于创新型省份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甘肃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蓄势增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阳表示。

  体现需求导向

  新质生产力的“枝叶”发散在哪里,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根”就要扎在哪里。

  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本,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未来5年目标任务,要求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实施创新平台培育、研发能级提升、急需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计划,力争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何文涛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对此,《若干措施》紧扣科技创新升级的需求导向,突出解决创新主体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拓展知识产权政策激励范围,广泛借鉴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谋划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据介绍,针对产业端专利技术获取难、创新端专利技术转化难的问题,《若干措施》部署大力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梳理盘活存量专利,积极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把高质量的专利技术加快送上产业链。同时支持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好专利”和“好市场”的双向奔赴牵线搭桥。

  聚焦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措施》提出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中心,探索建立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和统计制度,大力培育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赋能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倍增。

  《若干措施》还对甘肃知识产权奖补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凸显科技创新质量导向,激励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速。

  目前,甘肃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点进度已完成90%以上,力争在6月底全面完成盘点工作,为下一步全力做好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奠定基础;省知识产权局大力支持兰州大学等单位建设专利转化平台,探索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省科技厅建成甘肃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汇集科技成果超9万项,专利技术超57万项……“《若干措施》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保障和赋能增效作用,助力甘肃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实。”何文涛说。

  优化体系建设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促进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

  《若干措施》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工作,提出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巩固和拓展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共建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完善行政执法、行政裁决、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相互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线索通报、证据转移、案件协查、联合执法等常态化制度;鼓励各地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园区、强企建设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分阶段分层次建立知识产权局市会商共建机制;推进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区建设等。

  “近年来,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协同保护、维权援助、纠纷多元化解等制度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亮点频现,形成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工作深入开展,甘肃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不断完善。”何文涛介绍,甘肃省将进一步以《若干措施》的实施为契机,通过完善机制、强化服务、示范带动、奖励激励,全面促进知识产权工作提质增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突出特色优势

  “上下五千年,甘肃不一般。”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既可以探寻源脉,也可以触摸文脉。“东西三千里,甘肃不平凡。”今年天水麻辣烫能够火爆出圈,背后是甘肃富集的物质资源、品牌资源、旅游资源的沉淀。

  透过一组数据可以看见甘肃的知识产权区域优势:截至今年4月,全省商标有效注册量21.25万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176件,总数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陇字号”“甘味”商标品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奇正”“佛慈”“金徽”“红川”“静宁苹果”等10个品牌荣登2024中国品牌排行榜。“数字敦煌”“暖心瓜州”“如意甘肃”共塑“文旅+”的新风貌。

  “立足区域实际,突出特色优势,《若干措施》提出提升‘陇字号’‘甘味’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创建商标品牌优势区域;健全地理标志培育目录,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版权精品力作等务实措施,着力打造甘肃区域品牌,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档升级。”何文涛介绍。

  甘肃在巩固特色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在这片曾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桶石油、第一块合成橡胶、第一台大型石油钻机等多项全国第一的工业厚土上,知识产权工作持续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若干措施》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部署,提出强化中医药传统知识、中药传统品牌保护,探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基因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

  “整体来看,《若干措施》聚焦准、内容实、亮点多。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协同有关部门着力做好《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工作,强机制、强保障、强宣传,凝聚合力蹚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助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何文涛表示。(记者李杨芳)


原文链接:https://www.cnipa.gov.cn/art/2024/6/21/art_55_1932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