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换位思考谋创新 将心比心破难题(知识产权报)

  • 时间:2024-05-18
  • 作者:佚名
  •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 字号: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创新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

  7天!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一周时间。被告被判侵权并被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1万元,被告当庭付清款项。如此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让原告某知名动画形象系列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没有想到。这仅是依托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让权利人受益的众多典型案例之一。目前,已有超5000件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依托这一模式得到快速审结。

  “创新打造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旨在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我们针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知识产权案件,率先开展了小额诉讼程序试点改革。”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剑波表示,依托重庆高级人民法院“易诉”“易审”“易解”“易达”的“四易”智能云平台,该法院推行“自助式”证据交换、“一站式”网上办案、“要素式”审判模式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破解以往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办案时遇到的难题。

  “自助式”证据交换可以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庭前举证、证据查验、质证,自动生成证据交换报告并同步至庭审笔录和电子卷宗,且无需双方同时在线,有效利用了当事人碎片化时间,大幅提高庭审效率。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毛学江介绍:“我们在‘易诉’平台中嵌入‘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模块,创新构建‘非同步、非实时’方式的自助式在线证据交换审判模式。”

  “一站式”网上办案则依托“全渝数智法院”建设,打造网上立案、电子阅卷、证据交换、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等跨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远程诉讼智慧模块,解决当事人参与诉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端口登录、多方式验证、多技术要求等痛点和难点,缩短纠纷解决耗时,降低维权成本。

  提速但不降质。“我们在打造‘要素式’审判模式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审理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庭前准备、法庭审理、文书制作等环节的流程标准和审理要素。”毛学江表示,在这一模式中,该院运用人工智能(AI)、语音识别、电子卷宗OCR识别等技术,探索以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庭审记录,打造无书记员“智”审模式和“智”作模式,引导当事人围绕审理要素举证、质证和辩论,并创新表格式示范判决,打破传统繁冗形式,形成的裁判文书简洁明了、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近期,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又进行了优化升级。该法院审结一批著作权侵权小额诉讼案件,从立案到调解当庭兑现仅用时3天,同时实现了知识产权小额诉讼表格化要素式文书当庭送达、立等即取,司法效率再攀新高。“这一批案件共151件,我们之所以能做到集中审理,促成大部分被告当庭兑现调解内容,关键在于我们在办案人员当中倡导‘如我在诉’的办案理念,坚持办案人员与当事人换位思考,提前开展部门沟通和办案人员的配置工作,大幅降低当事人讼累负担,提升了当事人司法参与感,真正实现‘服判息诉’。”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杨晓玲表示。

  经过不懈努力,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推动施行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以来,相关案件平均庭审时间减少40分钟,平均审理时长缩短至25天;开展自助式在线证据交换600余件,有效保护各类知识产权7000余件,当事人诉讼成本相较普通案件减少60%;以示范性判决促成类案调解1568件、诉前纠纷一揽子调解1077件,同类型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2.2%。

  “未来,我们将围绕提质增效、便民有感目标,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快审样本的适用范围,优化配套措施和流程设置,升级智慧法院功能,以科技赋能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实践,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王剑波如是说。(记者姜同天)


原文链接:https://www.cnipa.gov.cn/art/2024/5/17/art_55_1925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