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服务 > 正文

那坡县:党建引领绘就壮美边关基层治理新画卷

  • 时间:2024-04-20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近年来,百色市那坡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党建引领,以“边关党旗红”为载体,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建强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探索具有边关特色的基层治理新途径。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大治理”组织体系。纵向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网格架构。该县设立屯级网格党支部157个、党小组416个,引导党员冲在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各类志愿服务队参与网格治理,织密一张“红色网格网”,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创建“一结四联”工作机制。组织全县1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31个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围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抓、问题联改等目标开展活动,包保指导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汇聚乡村共治力量。深化“文秀先锋号”创建机制。全面实施“文秀先锋号”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行季度“文秀先锋指数”积分管理。优化农村、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全面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引导党员联系服务3-5户群众,共有2427名无职党员认领2442个岗位,不断提升无职党员在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工作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自治强基,激发“多融合”民主活力。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打造形成“喝茶议事”“炉边谈话”“乡音乡情”等适合当地村民生活习惯的自治模式。百合乡那乐村创新“喝茶议事”制度,缓解在调解室、会议室化解矛盾问题的紧张氛围,群众在“茶话亭”敞开心扉,变群众“出难题”为大家“做答案”,让“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有力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自创建“茶亭议事”以来,“喝茶议事”活动开展了近百场次,参与群众超5000人次。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清单化管理,对涉及村里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等均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进行,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参与村级事务,推动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以移风易俗“五大行动”为抓手,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赌博酗酒、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对举办婚礼、丧事、满月酒、新居落成等红白事实行每月排查,与村集体“红利积分”挂钩,实现以量化管理提升乡村治理。

  强化法治保障,夯实“治之端”平安根基。着力创建“边境女子巡回法庭”。立足中越边境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便民利民、高效和谐的审判模式,打造“边境特色+多民族品牌”。建立“一庭二室四站+N服务中心”网格化调处平台,深化那坡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创建“联调+联访+心灵辅导”三合一的家事调解纠纷机制,妥善处理家事纠纷;创设“一点一网一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助力市域治理工作。2023年3月,“边境女子巡回法庭”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广西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称号;2024年2月荣获“广西示范法庭”称号。打造“枫桥式派出所”。全面落实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民警兼任村委会副职等制度,由民警包保社区和网格,担任社区副书记、副主任或者微网格长,参与乡镇、村(社区)工作,全面履行包保职责,实现社区警务与社区党务、政务和服务全方位融合;积极与辖区党委、政府等协作,打造切合辖区实际的智慧安防,加强基础信息采集、人口动态管控、打击防范和辖区内部管理。整合派出所民警、乡政府干部、村治保主任队伍,由派出所辅警、辖区志愿者、村委会成员等社会力量组成队伍,参与巡逻防控、隐患整改、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治理工作。积极推动法律服务站建设。通过法小象平台与“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合作,创建坡荷乡中山村法律服务站,由平台指派律师作为调解员,通过线上或线下调解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辖区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所提升。

  注重德治教化,塑造“和美善”的文明乡风。开展暖心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个村建立2-3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及有利于身心健康等群众文化活动共500余场次,举办那坡县首届“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新风耀边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文艺创作展演活动、“我们的节日”等相关文化文艺活动60余场。开展典型选树活动。每季度评选推荐一批身边好人、一次道德讲堂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善行义举榜,评选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美德少年、最美志愿者、岗位学雷锋标兵,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道德模范,通过身边典型的选树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引导人、塑造人,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好人、培育新风的浓厚氛围。2023年获得市级文明村3个、文明单位2个、文明家庭1个。落实道德“红黑榜”制度。将身边好人好事整理上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优良家风,树立文明新风等,积极引导全县各村自主挖掘打造本村特色亮点,发挥道德规范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以文养德、以评促德、以规立德,将民主法治精神与传统道德力量有机融合。(李志凌)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yfw/202404/t20240417_676480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