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河池凤山:打造易地搬迁幸福“新城区”

  • 时间:2024-03-16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原标题:

  科学谋划 统筹资金 创新机制 强化就业

  打造易地搬迁幸福“新城区”

  近年来,河池市凤山县紧紧围绕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可发展、能致富”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奋力作为,主动探索出了建设管理同步、产业就业并举的易地搬迁安置新道路,全力打造易地搬迁幸福和谐“新城区”。

  科学谋划布局,绘就幸福蓝图。该县改变“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山里搬到路边”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超前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全县易地搬迁户全部集中安置在县城周边。“十三五”时期,凤山把分散在9个乡镇,居住在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2594户1.2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到县城周边统一安置,集中力量筹建了一座“新城区”。该县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完成后,县城区面积扩大近一半,城镇人口增加1.2万余人,城区人口从原来的3.3万人增长到4.5万人,增长率高达36%,为城区发展带来更多的地域空间和人口支撑。该县着眼于就学、就医、就业、出行等民生需求,按照“早谋划、早布局、早施工、早投入使用”的“四早”要求,规划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全力将巴烈移民新城安置点按照新城区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在做好易地搬迁安置的同时,努力加快移民安置点城镇化。

  统筹整合资金,建设和谐“新城区”。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将统贷统还资金用于安置房和安置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易地搬迁工作以来,该县投入10.5亿元建设市政配套设施,新建5所学校和1家医院,提供学前、义教、高中教育阶段全覆盖的5000多个学位以及500个“医、康、养”一体化床位。

  创新管理机制,织密服务网格。该县在全区率先成立服务易地搬迁群众的街道——凤山县思源街道,积极推行“1+9”工作新平台,构建综合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责任分区入楼,执行网格化管理,每一栋安置楼通过民主投票选举1名楼长,实行楼长管理制。开展“农事城办”服务,制定并印发《思源街道易安综合服务中心窗口业务清单》,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产业、教育、卫生、民政、防返贫监测和法律等12个方面48个“农事城办”服务事项,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成立凤山县百凤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加强社区秩序维护、保洁、水电维护等工作,加快社区智能化建设,安装广播系统,智能充电桩,指引牌、路标,车辆识别系统,安装“一键式”报警系统,全方位监控社区治安动态,规范小区管理。

  强化就业创业,铺好致富道路。该县成立“龙凤就业+”思源社区服务点,为易地搬迁安置点贫困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和培训。投资3.3亿元建设“双创”扶贫产业园区和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引进20多家企业入园,可提供约3100个直接就业岗位,衍生出2000个间接就业岗位。针对易地搬迁户特殊群体就业难的问题,采取按需设岗的办法,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和支持搬迁户就近就业创业,投入4680万元建成商铺176间、农贸市场1个,商业配套总面积1.95万平方米,优先安排搬迁户经营,为脱贫户创业就业创造条件。(黄小站 罗邦福)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403/t20240315_675083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