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份文件我一直在关注。”一见到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从卷宗中抽出两份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一份是去年10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另一份是今年1月由八部委联合出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上面都已经密密麻麻作了标注,那是他对高校专利转化工作的新思考。
严可仕关注专利转化由来已久。早在福州市政府工作时,他就对涉农专利转化做过深入研究。在民主党派工作岗位上,他牵头调研形成的“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更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课题成果,经民进中央转化为党派提案,入选2023年度全国政协好提案。
高校专利转化到底难在哪儿?严可仕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垃圾分类”政策背景下,福建某环保公司曾尝试与高校合作,请高校专家为该公司研发常温厨余垃圾降解剂,由于双方事先没有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导致高校专利成果难以匹配市场需求,产品上市最终以失败告终。“造成这种不匹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严可仕分析,一方面,高校科技项目更偏向于基础研究,对应的成果往往是发表论文,而论文是很难直接实现转化的。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产业化经验,其专利成果通常未进行中试或试产,与企业更倾向于周期短、落地快的实际需求脱节。这就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即便提交了专利申请,成果往往被搁上书架、锁进柜子,在学界“自我循环”。
破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专利转化全链合力。严可仕认为,在具体执行中,高校需要注意两个环节。“首先,高校应立足保护创新的根本目标,扎实推进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专利的产业化前景,决定是否应该提交专利申请。其次,高校专利管理应避免和科研管理等同。一项技术需不需要提交专利申请、有没有市场前景、专利如何布局、在哪些国家布局等,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科研人员很难有准确的判断。”他建议,高校应注重加强专利管理团队建设,落实好专利风险控制、专利质量控制等工作,一时没有条件的,也应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代为管理。
最终决定专利价值的,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严可仕认为,在高校专利转化链条中有两个决定性因素。“首先是专利本身的质量,这是内因;其次是政策激励措施,这是外因。”他呼吁,应坚持以“是否符合产业、企业生产实际需求”评价高校科研成果价值,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资金链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提高高校科研人员专利转化积极性,为实体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新政策密集出台,专利转化运用踏上新的起点。严可仕说,他还将密切关注高校专利转化工作,继续组织相关调研,为唤醒“沉睡”专利献上良策。(记者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