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南宁:一曲从“移居”到“宜居”的幸福歌

  • 时间:2024-03-02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原标题:

  一曲从“移居”到“宜居”的幸福歌

  ——南宁市深入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上林县大龙洞村水库移民喜庆新春。(卢明发 摄)

  

  宾阳县洋桥镇东黎村水库移民采摘沃柑。(卢明发 摄)

  

  碧水蓝天下的南宁市邕宁水利枢纽工程。

  

  上林县西燕镇东敢村水库移民新村全貌。

  

  宾阳县、上林县水库移民到桂林农校参加烹饪技能培训。

  

  良庆区那马镇莲山村三坡移民新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库,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中型水库移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5月,国务院完善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树立了一块重要里程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如何深入推进呢?南宁市充分发挥扶持资金效益,加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持续提升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助力库区移民致富;全市各级移民行政管理部门聚焦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真抓实干,41.4万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一座座移民新村、一项项富民产业、一张张幸福笑脸……10多年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推进,让南宁市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南宁市核定纳入后期扶持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41.4万人,分布在全市14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96个乡镇、532个行政村、3578个村民小组。

  “十四五”以来,南宁市累计发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7.45亿元,投入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0.05亿元,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移民产业扶持力度,打造了一批“产业兴、移民富、村庄美、民风淳”的移民幸福新家园,实现了从“移居”到“宜居”后的幸福生活,为全面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南宁市把本地优势和移民意愿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让移民安置区发展得有声有色。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全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南宁横州市以及上林、宾阳等县的移民村,在移民群众的笑脸中,在特色产业园的忙碌中,在乡村风貌整村提升后的和美画卷中,看到了南宁市水库移民工作的显著实绩。

  移民新村整村提升绘出美丽家园新画卷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草木已悄然萌发新芽。走进南宁市横州市校椅镇凤新村,一栋栋宁静雅致的小楼房,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造型新颖的路灯,还有生活超市、文化中心、健身广场,伴随着茉莉花飘香,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1958年,由于北滩水库的修建,部分村民因房屋地势低洼而遭受水灾侵扰。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库区移民工作有序开展,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前后经过两次集体易地搬迁至六凤村,后更名为凤新村。

  “从原来刚搬迁时‘一穷二白’的小村落,蜕变成如今人人乐居的和美乡村,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凤新村村干部麻永标感触颇深。

  说起凤新村的变迁,麻永标打开了话匣子。“改名凤新村寓意为六凤的新村,也代表着移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麻永标说,刚搬来时,这里杂草丛生、垃圾乱堆,人居环境比较差。随着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开展,凤新村大范围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三清三拆”工作等,村庄环境卫生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大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自北滩水库移民搬迁以来,南宁市累计投入凤新村后期扶持资金约2100万元,建设路灯、道路硬化、人饮工程等项目共计13个。2016年及2023年实施的水库移民新村项目和整村提升项目,使凤新村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与此同时,通过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示范点、“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项目、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凤新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

  家园变美了,移民群众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该村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服务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融入景观设计,建设文化墙、国学经典讲学处,潜移默化引导群众树立良好家风,稳固乡村治理成效。“感恩党的好政策,现在好日子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的生活和城里一个样。”正在村里活动中心休闲娱乐的移民户们纷纷称赞如今的幸福生活。

  从“移居”到“宜居”,凤新村只是南宁众多移民村的一个缩影。南宁市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做好“移民安置”和“后期帮扶”两个环节,带领广大移民群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同时,南宁以设施提升、产业发展、特色乡愁为着力点,通过紧盯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长期目标,以点带面推动美丽移民村逐步由整村推进向整库、整片、整镇推进发展。

  截至目前,南宁市累计投入28.37亿元实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打造了横州市云表镇朝阳村、上林县内泽坡、兴宁区五塘镇六塘村维新坡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水库移民示范村。

  一村一业产业兴旺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了移民“稳得住”的“上半篇文章”,如何让移民“能致富”?抓好后期产业扶持的“下半篇文章”至关重要。

  移居容易稳心难。能否让移民群众稳得住、可致富、有归属感,才是对移民工作的真正考验。位于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的水库移民村那里庄就经受住了这份考验。

  大龙洞水库建设后,多数村民就地后靠,移民村也顺势打造成“宜旅”村。当地村民依托大龙洞景区天然生态优势,开始发展旅游业,建起了民宿。游客黄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说:“这里环境优美,村民热情,我经常在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游玩。”

  2022年,上林县投入700多万元推进那里庄水库移民整村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休闲观光特色,配套建设码头、步道等,为当地旅游业添砖加瓦。

  “自从整村改造后,家乡变得更美了,游客来这里玩得更舒心,民宿营业额节节攀升。”那里庄村民韦东南自豪地说。看到家乡的嬗变,2017年韦东南结束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在那里庄开起第一家民宿,年收入达200多万元,还带动了当地发展起6家民宿。

  居已有所安,业须有所兴。后期扶持最关键是产业,产业发展,关系着万千移民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只有让移民找到致富门路,幸福生活才会成为有源的活水。

  距离那里庄180多公里处的横州市马岭镇,总人口3万多人,是1970年前后因建设横州市西津水库搬迁而来的移民镇。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留得住,马岭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优化布局、彰显特色、产业融合、联农带农四个方面下功夫,打好“土特产”牌子,推动产业振兴、移民增收致富。2023年全镇形成7个以木瓜、西瓜等为特色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广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生产模式,新增木瓜、玉芥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面积总和超1万亩,增加居民务工收入超600万元。

  近年来,南宁市因地制宜,结合水库移民产业发展优势,累计投入1.03亿元实施34个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涌现出了横州市校椅镇六凤村委凤新村、马山县金钗镇乐江社区那鸡屯、上林县白圩镇覃排社区毛塘庄等一批依靠特色优势产业富村富民典型,进一步激活移民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让产业成为移民村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

  村美民富民族融合壮乡移民唱起幸福歌

  “妹你爱党哥爱党,蜂蝶一样爱花香;库区移民得照顾,携手共建小康路。”1月25日,在水库移民新村宾阳县洋桥镇东黎村,“移二代”谭安合家里唱响了山歌。“日子好了,山歌越唱越有劲,可以唱一天不重样。”谭安合开心地说。

  东黎村现有275户1200多人,是一个壮族、毛南族、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水库移民村。1997年,该村村民从河池市东兰县搬迁至此。

  27年来,洋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从开荒种地解决吃饭问题开始,带领群众种植柑橘、百香果、芒果等经济作物,接着在东黎村实施整村提升项目,引进旱改水特色农业产业,并以鱼塘为中心,打造旅游项目,推进城乡融合。同时,将传统与现代、生产与生活结合起来,发展研学旅游,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持续提升移民群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如今,东黎村的移民群众早已融入当地生活,与当地通婚的移民家庭越来越多。谭安合与妻子梁裕就是民族融合的典范。“谭安合是毛南族人,发现他们一年四季都喜欢吃火锅,而我是壮族人,刚嫁过来时,从饮食到生活习惯都不太适应。”梁裕说,两人2008年相识并组成家庭。结婚16年来,双方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悄然影响着对方,这些年来,她一边融入毛南族的生活习俗,一边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家庭生活越来越和美,家庭关系越来越融洽。

  宾阳县水库移民中心主任莫绍坚介绍,族际通婚促进了移民群众间的人情往来、相互走动,推动东黎村与周边村庄民族文化和血脉融合。移民村呈现出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民族团结新气象。

  从谋一域到谋全局,从尽精微到致广大,后扶项目资金多点发力,推动库区发展“全面开花”。南宁市围绕做好“稳、扶、富、美”四字文章,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移民产业扶持力度,各项水库移民帮扶政策落到了山尖尖、湖边边,落在了全市41.4万名水库移民心头上,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美民富的库区移民乡村振兴新路子。

  “此心安处是吾乡。全市移民群众从‘移居’初的彷徨不安到‘宜居’后的喜笑颜开,一个个富裕和谐的移民美丽乡村活力迸发。”南宁市水利局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科科长蔡强表示,将坚持以促进移民群众持续增收为目标,以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发展移民产业、建设美丽移民村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南宁市水库移民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郭少东 卢明发 陈惠)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402/t20240227_674294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