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中柬媒体联手举办非遗文创文化展

  • 时间:2024-02-19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原标题:

  中柬媒体联手举办非遗文创文化展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奏响“美美与共”华章

  

  中柬非遗项目传承人跨越语言障碍用音乐交流。

  

  柬埔寨非遗展品受年轻人关注。

  

  文创展品——中国侗族鼓楼木制立体拼图。

  

  中国非遗项目传承人在现场演绎侗族大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2月4日,柬埔寨首都金边,由中国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日报社、柳州博物馆和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华商日报社、柬中时报联合主办的“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暨中柬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鲜花掌声和观众们的不舍中圆满落幕。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在2024中柬人文交流年开年之际,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促进两国民间人文交流的务实之举,也是从地方层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新探索。

  美美与共,金边掀起“非遗热”

  1月21日,在金边一个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展会以三种形式向观众同时展现:一是中柬两国独特的非遗项目和文创实物展示;二是中柬两国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技艺展演;三是中柬两国有代表性和相似性的非遗项目通过视频交流碰撞。

  柬埔寨最古老乐器长臂琴的非遗传承人毕萨拉率先登场,他带领3名弟子演奏了柬埔寨传统名曲《阿拉比亚》,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示柬埔寨的文化瑰宝。紧接着登场的是来自中国广西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吴良锋,他带领6人团队——广西侗寨花大歌队演唱侗族大歌《若不唱歌可惜歌》,以及侗族琵琶歌《心心相印》,寓意中柬两国民心相通、艺术相融的美好愿景。广西侗寨花大歌队6人配合默契,以人声多声部自然合唱,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阔大的展厅任天籁放飞,让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打拍互动。

  此时的展厅,音乐无国界。虽然语言不通,但心灵相通,情感相通。中柬两国非遗项目传承人受现场气氛感染,努力跨越语言障碍,在现场用音乐和鸣:彼此交换乐器共同探究,即兴合奏引吭高歌,手舞足蹈与观众互动交流……观众沉浸在和美的天籁之中,见证文明交流互鉴,感受中柬“铁杆”友谊以及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欢乐共鸣。

  活动得到柬埔寨巴戎电视台、吴哥新闻网、新新新闻网、柬华日报等当地18家主流柬文、华文媒体,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等的支持,通过各自媒体平台发布了活动的相关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媒体相继推出图文以及视频报道130篇次,其中柬华日报等柬埔寨媒体在开幕式当天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活动的图文报道。由广西日报东盟报道部和柬埔寨柬中时报联合制作的系列视频报道《中柬非遗传承人用“世界语言”交流》《柬埔寨记者看“非遗”》《中柬专家谈“非遗”》《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上企业家谈发展》等,均采用中柬双语形式进行播报,在高棉语播报的同时呈现中文字幕,将精彩的活动内容呈现给两国民众,让非遗文化穿越语言藩篱,共情连接。

  合作共赢,各方频抛“橄榄枝”

  展览期间,媒体的广泛报道,现场的精彩互动,让非遗展览在民间口耳相传,每天都吸引众多柬埔寨中学生、大学生和民众前往参观。独具匠心的非遗展品,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赏心悦目的非遗项目,让人驻足流连,不少观众还在现场向非遗项目传承人请教学习非遗技艺。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受到柬埔寨和中国媒体的争相报道,中柬联合主办方也频频收到来自当地民间和官方的“橄榄枝”。

  柬埔寨一所大学的校长参观展览后给予高度赞誉,向主办方提出以后有类似的展览可提供场地支持;这期间,柬埔寨旅游部等政府部门与主办方之一的华商日报沟通,提出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建议,希望今后共同合作举办类似的活动;出席此次展览活动的螺蛳粉、坭兴陶等非遗项目的代表,也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参加这类活动,愿与主办方加强合作,让活动形式更丰富、更多彩。

  2月2日,柬埔寨新闻部部长宁帕达在金边接见了柬埔寨华商日报社总经理、柬中时报柬文网和中文网主编、广西日报社在柬埔寨设立的广西云·东盟(柬埔寨)国际传播联络站的负责人。宁帕达对广西日报与华商日报、柬中时报联合举办“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暨中柬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宁帕达高兴地说:“华商日报、柬中时报与广西日报联合举办非遗文化展,办得特别好,邀请了两国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让两国民众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我鼓励双方多举办类似活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2024年是柬中人文交流年,柬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两国友谊将好上加好。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希望华商日报、柬中时报与广西日报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

  文明互鉴,传承保护成共识

  与此次非遗文创文化展同时举办的中柬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吸引了中柬两国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专家的参与、媒体的关注,与会专家畅谈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许晓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广西的非遗保护经验和成果。与会专家们认为,两国的很多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值得共同探索研究。

  此次展览的陶器、乐器,以及非遗项目传承人展示的技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中国螺蛳粉的制作技艺和柬埔寨的粿条加工工艺相通;中国广西的坭兴陶和柬埔寨磅清扬的土陶也有相近之处;中国侗族的弹拨乐器和柬埔寨的长臂琴不仅形制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连弹奏技巧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专家们指出,非遗项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少非遗项目相关产业的成功案例,如中国柳州螺霸王螺蛳粉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钦州坭兴陶企业凭借创意和设计优势在市场上畅销等,都为其他非遗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研讨会上,各方专家就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提出了宝贵意见。专家们强调,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积极参与。与会专家对主办方同时在金边举办的中柬非遗实物展览、非遗文创展览、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并与观众积极互动,以及中柬两国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中融入非遗主题的活动给予高度的赞赏和肯定。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处处长张鹏表示,今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两国的人文交流在内容上内涵丰富,形式上不拘一格,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为中柬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添砖加瓦。(记者 毛梓林 苏津民 文/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402/t20240205_673638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