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创新“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模式
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是著名的“新侨之乡”,旅外新侨人数超过10万人,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侨资企业1860多家。随着当地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为此,南通市发挥侨胞侨商桥梁纽带作用,创设“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中心(下称“知联侨”),有效打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最后一公里”。
“‘知联侨’是一座合作与开放之桥,由南通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外办、侨办、友协等部门成立。我们实行‘1+3+N’运行模式,在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南通保护中心)设立服务中心,联合通商总会、侨企侨联、专业机构三方合作团队,设立若干海外服务分中心。”南通市知识产权局专职副局长蒋爱龙介绍,“知联侨”先后在“一带一路”国家和重点贸易投资国设立34家海外服务分中心,当地商会会长担任负责人,配备1名联络员,承担信息收集、政策咨询、专家推荐等职责任务。这让“知联侨”能够更加密切联系企业,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我们是在一次商标被抢注事件中接触到‘知联侨’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地从专业角度对我们的维权工作进行了指导。‘知联侨’海外服务分中心积极运用当地资源,邀请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联系商标律所,成功使涉案商标无效。此后我们还一直保持联系,了解了更多知识产权政策,对我们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有很大帮助。”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主管王春燕说。
“知联侨”采取对接企业需求、组织专家研究、提供应对意见“三步走”策略,指导梦百合等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2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
“不同企业有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需求,我们分类施策,为出海通商企业提供‘差异化’保护服务。”南通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总监黄靓亮介绍,对龙头旗舰企业,南通保护中心提供海外投资、并购等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前期服务;对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海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纠纷应对等指导服务;对以代加工为主的外贸企业,提供商标侵权风险防控、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等服务。
同时,南通推进“知联侨”海外服务分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分中心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实行有固定场所、有援助热线、有信息化平台、有稳定资源、有管理制度的“五有”建设标准,打造知识产权政策宣讲“广播中心”、涉外纠纷“化解中心”、日常工作“联络中心”和侨情民意“中转中心”。首批选取南非、越南、缅甸、智利等4个通商分布较广的地方,在当地作为标准样板建设海外服务分中心,并向各地海外服务分中心推广。“知联侨”先后邀请缅甸、越南海外服务分中心组织侨商回国参加知识产权专场交流活动,编印发放所在国“走出去”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实务指引,促进人员对接、服务互动。海外服务分中心运行以来,累计为通商和出海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商标注册、维权援助等咨询服务72次,实现了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双节省”。
“缺乏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是很多‘走出去’企业维权难的症结。为此,我们建成并运行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信息化平台,定期发布海外知识产权资讯、政策法规、实务指引等内容,破解信息壁垒。”黄靓亮告诉记者,平台设立“海外维权直通车”模块,提供商标抢注、专利侵权等预警服务。针对企业发起的线上维权咨询,建立1个工作日内受理、7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快速受理、专业答复、全量回访”。截至目前,“知联侨”共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监测2785次、预警1000余次。南通保护中心开发了企业专利数据分析调研系统,针对重点“走出去”企业,出具多维度知识产权大数据图表分析报告215份,助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保护。
“南通将持续擦亮‘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名片,加强多方合作,构建更大范围的知识产权海外服务网络;加强资源整合,提供更加高效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保障;加强创新引领,实现更加合理的知识产权海外战略布局,努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南通力量’。”蒋爱龙表示。(记者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