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流程 > 正文

李曼荣:第六代摆渡人坚守渡口便民出行

  • 时间:2023-08-26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李曼荣,女,汉族,1978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上滩屯村民。2023年初,干了20多年摆渡的巫云飞不幸因病去世,面对无人摆渡的境况,儿媳妇李曼荣主动接手了上滩渡口摆渡人的工作,成为家族第六代摆渡人,全心全意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

  辞掉高薪只为一句承诺

  在迁江镇上滩屯有一个老渡口,承载着两岸400多人的务工、赶集、就医、就读等需求,让兴宾区迁江镇上滩屯群众到迁江工业园的距离少了25公里。李曼荣的家公巫云飞是第五代摆渡人,在这渡口风雨无阻摆渡了26年,无一例溺亡事故。2023年初,巫云飞身患重疾仍惦记着渡船,“船不能停”是家公留下的最大遗愿。巫云飞去世后,村中几乎没有会开渡船的人,寻找渡工成为一个难题,眼看着河两岸的村民因为无人摆渡面临离职,孩子面临转学,李曼荣与丈夫商量后,毅然接过家公的“接力棒”,把家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此,她辞去在迁江华侨农场月薪5000元的工作,自费9000余元考取内河船舶船员培训合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等相关证书,一心一意当起了“摆渡人”。

  以船为家只为一声招呼

  “刚开始那几天,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家公巫云飞因病停止摆渡的那几天,很多有急事需要过河的人纷纷打来电话,她和丈夫只能一一耐心解释。成为第六代摆渡人后,李曼荣始终牢记父亲夙愿:摆渡要为群众服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6月,李曼荣迎来首次开船摆渡。“第一天只有20块钱的收入,稀稀拉拉几个人坐船。”李曼荣说。“拉一趟就一两个人,岂不是连油钱都赚不回来?”面对朋友的疑问,李曼荣说:“既然决定做好摆渡,就无所谓大富大贵。就算只有一个人过河,也要把船开好。守在家乡,为乡亲们服务,我觉得很幸福。”

  “摆渡不赚钱,只是方便村民而已。”上滩屯村民欧少云说,“我们乘坐摆渡船,三五分钟即可到达对岸,下船后到迁江工业园区、农贸集市、学校只需15分钟。”丈夫巫开勇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渡口只有李曼荣一位船长,时刻离不开人,李曼荣只得吃住在船上,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停歇工作。端午节期间,李曼荣原本想回家过节,但想到节假日村民更加需要渡河,便留在船上。当天晚上风大雨大,李曼荣正准备休息,传来一声声疾呼,“船上有人么,可以帮渡船么?”李曼荣连忙出船舱看,一中年妇女牵着小孩焦急的问,小孩眉头紧皱一直说肚子疼,李曼荣二话不说,立刻开船往河对岸,到了岸边跟着中年妇女一起将孩子送往医院,经检查是急性阑尾炎,经过治疗已无大碍。

  开渡以来,她义渡送过老人、送过小孩、送过学生,送过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只要村民需要过河,只要一声招呼,她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赶到渡船上把村民送过河。

  竭尽全力只为一颗初心

  “我想成为一名党员,为大家做更多的事。”李曼荣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摆渡的同时,李曼荣主动承担防溺水宣传工作。“安全是第一位,家公摆渡26年,无一例溺亡事故。”李曼荣感到了肩上的沉甸甸。她每天不仅在渡船上宣传,回到村上还跟村民们强调禁止孩子私自下水、家长要看护好孩子等等,看到河边有游泳的小孩,她总是时刻留意,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每次村民上下渡船,她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安全第一”,并帮助大家穿好救生衣。渡船上的安全措施也都做得一丝不苟,救生圈、安全标志等按标准摆放,认真管理。在没人渡船的时间段,李曼荣时常检查渡船船体、拉船的绳索等。

  如今看到别人在外面打工挣大钱,周边朋友都劝她放弃摆渡,也到对面迁华工业园去打工,遭到了她的拒绝。她说:“我摆渡的初衷本来就不是为了钱,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一定会坚守下去,为村里的群众出行提供便利。”(来宾市文明办供稿)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bhr/202308/t20230817_66529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