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时间:2023-08-19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符合广西区情和发展需求的教育、更加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更加渴求各类卓越人才。必须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结合我区的区位特点、政策优势、教育特色等,促进三者相互融合、形成合力,为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坚持教育为本、以德为先,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对提升国民整体知识和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要着力在人才培养中加强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高校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确保校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清廉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和清廉学校常态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涵养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加强思政教育主课堂建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大力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计划”,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优行动”,扎实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坚持科技为径、创新领航,提供专业能力保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无论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建立新优势,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相结合,特别是北部湾地区高校,要立足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区部署,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涉海科研平台建设,着力为培养向海经济生力军提供专业保障。一是完善以海洋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聚焦北部湾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区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二是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四新”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精准度。三是构建交叉创新的涉海学科专业体系,利用沿海区位优势,构建以涉海新工科专业为主干,工、管、理、文、艺、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体系,形成在广西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向海专业集群。四是打造多层次的科研体系,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大已有科研平台的投入,建设高级别创新平台;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的培育、激励机制,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坚持人才为源、激发活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千秋伟业,人才为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就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高校要用好用活引才、聚才、育才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师资、平台、实践等资源保障。一是注重引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配强师资力量。以学科需求为导向,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批领军人才团队。二是着力聚才,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活力。完善师资人事制度体系,合理配置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各岗位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类聘用、分类评价和分类激励机制;建立人才适岗性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三是精心育才,推动教育体系管理,培育一批特色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着力为科研育人提供便捷通道;坚持政校企融合,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服务团队,吸引更多人才服务边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倩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xcsx/202308/t20230817_665245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