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善用“大思政课”完善职业院校育人格局

  • 时间:2023-02-17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如何鲜明体现职教特色、职教风格、职教气派?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拓展“大格局”上作出工作部署,为职业院校提升思政课的“职教味”提供了重要遵循。立足“大思政课”建设,职业院校应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育训结合的职教类型特点,强化系统思维与协同意识,优化再造教学阵地、教学力量、教育评价、教学环节,建立完善职业院校思政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把思政课建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人生大课。

  教学阵地融合联动拓展课堂空间。建设“大思政课”以调整甚至重塑课堂形态破除传统课堂育人空间与布局狭小的局限,《工作方案》指出,要通过强化实践育人与网络资源建设来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推动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等教学阵地融合联动,有利于延展拓展思政课的教学时空。网络云课堂贴近如今学生“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搭载慕课、微课等灵活多样的教学供给方式,为思政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提供支持和保障。与教育学领域中的社会教育不同,“大思政课”视域下的社会大课堂旨在按照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逻辑,汲取社会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对蕴藏其中的育人元素进行转化和应用,搭建起教学所需的社会实践平台。职业院校可通过主题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将“行走的思政课”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前沿。特别要在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比赛、职业规划等学习生活中挖掘有感染力的故事,找到有亲和力的切口,凝练有渗透力的观点,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积淀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业素养。“思政小课堂”实现解惑传道、“网络云课堂”优化教学供给、“社会大课堂”推动知行合一,三大教学阵地的融合联动将有效弥合学校和社会、学习和生活、教育和职业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授课、网络浸润和实践养成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学主体汇集聚力建强师资队伍。教之本在师。加大力度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工作方案》的亮点之一。“大思政课”在扩大教学阵地的同时,也呼唤“大师资”体系的建立完善,即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师队伍力量有限、影响有限的狭隘性,补充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结构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应树立“跨界”思维,坚持“开门办课”理念,吸纳专业课教师力量,将能工巧匠、劳动模范、优秀校友等社会各战线中可以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先进人物作为社会导师。根据教学需要,专业课教师、社会导师与思政课教师一同参与课堂建构,开展“双师同堂”或“多师同堂”协同教学。实践表明,思政课兼职教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工作阅历的讲授,可以有效增强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达成情感体验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育人目标。汇集多元力量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凸显职业院校思政课应有的因“专”施教、因“职”而化的特质,有利于思政课程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同向发力,形成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教育评价贯穿始终夯实教学成效。《工作方案》将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把“大思政课”建设蕴含的系统思维落实在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上,就是要按照“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探索形成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贯通“教学相长、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等教学目标的合理教学评价方式。课前实施诊断性评价,把准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与专业特性。课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将学生在线学习、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社会实践等纳入考查点。课后完成增值性评价,比较学生知识拓展、能力提升、价值塑造、行为养成的变化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三率”与“三度”评判学习成效。一是通过查阅网络云课堂的“点击率”数据,衡量学生的教学参与广度,以评判是否“真学”;二是通过观测思政小课堂的“点头率”,衡量学生的理论内化深度,以评判是否“真懂”与“真信”;三是通过查看完成实践任务的“点赞率”,衡量学生的学以致用程度,以评判能否“真用”。把教育评价贯穿教学始终,目的在于以发展的、多元的、素质化的评价代替以往静态的、孤立的、知识化的评价,达成且筑牢夯实理论基础、服务专业职业、提升综合素养的教学成效。

  教学环节通达衔接优化教学过程。为拓展工作格局,《工作方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善用“大思政课”解决教学要素离散化与教育系统完整性的矛盾,确保课内与课外、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育人过程通达衔接。贯通课内课外要注重导向性,课内重在打牢理论基础,课外重在实践应用,实现“知与行”“学与用”的有机统一。贯通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学段的思政课衔接要体现递进性,教学供给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内在需求,教学实施依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规律,实现“大与小”“教与学”的有机衔接。贯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凸显协同性,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培育内化到思政课教学中,专业课则要充分挖掘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或德育培养的教育元素,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的培育覆盖到理论学习、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学业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教学环节通达衔接使育人过程从平面向立体、从线性向网状转变,不断优化“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教学过程。(林子琳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xcsx/202302/t20230216_655951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