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在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壮大乡村文旅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筑牢文化服务基础,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玉州区持续开展农村党建“强基创优”行动,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累计创建33个自治区农村星级村党组织。推行“党建+网格+数字化”基层网格治理模式,整合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阵地资源,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集党建、治安防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综合治理、研判分析于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等工作融合到“玉州网格”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和谐稳定乡村环境。
玉州区按照“六个一”标准,建好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完善现有村级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全区8个实践所、86个实践站,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加强文艺大舞台、文化宣传栏、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重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3年完成厕改284户;整治农村黑臭水体,2023年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黑臭水体3处;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2023年实施道路硬化项目32个,安装路灯515盏,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环境。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增强乡村振兴“亮色”
利用民俗节庆、纪念日,玉州区组织开展送文化进村、春节文艺晚会、篮球赛、禁毒文艺宣传活动等文体活动。围绕群众需求,开展送文艺进村、“百姓大舞台”等文艺演出活动,以少数民族山歌对唱、快板、小品、杂技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2023年开展各类活动共100余场。
玉州区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志愿服务品牌,开通爱国主义教育精品路线。融合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行“红色党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模式,同时搭建“红色剧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并举办“潮起三月三·相聚在玉城”牛腩粉文化美食节、玉州区“粽情端午”文化周、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等文商旅活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增添乡村振兴“成色”
玉州区依托政策区位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文件,以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提升年”活动、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推进“文化塑城”。依托云天文化城景区品牌效应,辐射带动骑楼步行街、牛腩粉文化美食街区、中药港文旅(药膳)商业街等特色街区的业态兴起,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挖掘传承优秀文化,打造特色传统文化品牌。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古民居、传统建筑壁画等进行修缮和保护性改造。深挖独具玉林民俗特色的非遗文化“寒山诞”价值,组建“茶泡”“剪纸”“羽毛画”等工作室,“手把手”“一对多”培养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玉林八音”保护传承基地建设,成立“玉林八音”代表性演出队。利用“春节”“三月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州珮功夫和八音等非遗民俗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同时,以乡土特色产业为载体,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坚持以农为基、以文为魂,大力发展玉州区仁东镇香蒜、仁厚镇番薯、名山街道黑皮冬瓜、城西街道三黄鸡等本土特色产业,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整合特色农产品、历史建筑、民俗文化等资源,建立广恩村、高山村、参皇集团、红色街区等4个“产学研”基地,形成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为乡村聚人气、添活力。(宁乃明、卢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