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银发经济,研究政策措施,提出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准确理解银发经济的特征和意义,找准发展银发经济的着力点。
银发经济是老龄化社会一种新经济形态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老龄化先行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随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老年人群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渐成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构成,以老年人群为主要消费主体的银发经济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应运而生。
最先提出银发经济概念的国家是日本,它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预计2025年日本的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欧盟作为全球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预计2025年其银发经济规模将达5.7万亿欧元。我国于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增长到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至21.1%,意味着我国迈进中度老龄化社会。
《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做了定义,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老龄化社会的一种新经济形态,银发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从构成看,银发经济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服务对象既包括老年人群,也包括备老人群:二是从性质看,银发经济属于民生经济,兼具民生内涵和产业属性,必须统筹推动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三是从供给侧看,银发经济辐射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几乎涵盖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经济新形态,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同时,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满足数以亿计的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产品和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发展壮大银发经济成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推手和抓手。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老年消费群体,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消费结构从单一老年人消费向多元代际消费转变,老年消费市场的这些特征变化孕育着一二三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新业态。银发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中可创造大量就业创业机会,从而形成促进内需扩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效应。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占GDP的6%左右,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银发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30%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差距也是潜力和机遇。根据复旦老龄院课题组预测,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19.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9.6%。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展壮大银发经济须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一对关系。我国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供给体系对老年人需求的适配性不高。一方面,虽然银发经济供给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老年人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居民养老财富储备现实与预期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基础养老服务和适老产品供给缺乏支付能力,老年人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品种不齐、品质不优,许多老年消费者可负担的需求未被满足,大量细分需求、衍生需求尚待开发。此外,市场秩序不规范,假冒伪劣、欺诈销售、非法集资等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年人对消费持谨慎态度,也制约了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必须从供需聚焦点、强支点、抓重点,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从需求侧来说,需求牵引供给的根本动力在于老年人群与备老人群的消费力。只有增强全社会养老备老意识,提高老年人群与备老人群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才能撬动银发经济这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牵引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不同组织汇聚形成强大的供给力量。
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全社会从中青年阶段起做好财富储备规划,既需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还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服务,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夯实老年阶段的收入保障,增强老年人的支付能力。
二是要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稳步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全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构建长期护理费用分担机制,破解长期照护刚需的支付端制约。
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和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种涉老诈骗行为,健全老年人消费维权机制,营造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免除消费顾虑,释放老年人有效需求。
从供给侧来说,供给创造需求的关键在于补齐供给短板、提供优质供给,应重点聚力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细分养老备老需求,精细聚焦银发经济供给侧。深入调查研究老年人群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银发经济领域消费群体的急难愁盼需求与潜力需求、高频服务需求与个性化需求的具体产品和服务范畴,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科学规划、精准施策、高效调控,引导各类资源合理流动配置,增强银发经济有效供给。
二是强化品质引领,激活银发消费潜力。建立健全银发经济分行业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全面开展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推动经营主体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品牌化建设,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健全养老服务等级评定体系、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宣传推介平台、加强跨区域合作和国际性合作等。
三是深耕科技创新,赋能银发经济提升新质生产力。科学布局银发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改造升级银发经济产业,催生培育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优势。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老年用品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产品联合攻关,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增强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运用前沿技术以及数据等新质生产要素赋能生产力升级,开发智能化、功能化、场景化产品和服务,推动银发经济市场提质扩容。(韦宇红 作者为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人口研究所教授;本文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教学专题项目“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23JXZT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