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出版文化 > 正文

用光影的语言与世界对话——2023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掠影

  • 时间:2023-12-29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速度与爱情》(泰国)海报。

  

  《璀璨的灰烬》(越南)海报。

  

  《爱之屋2》(印度尼西亚)海报。

  

  《恋恋茉莉香》(马来西亚)海报。

  

  《花路阿朱妈》(新加坡)海报。

  

  开幕式现场。

  12月20日至28日,2023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南宁举办。电影周以“光影筑梦·和合共生”为主题,举行了中国—东盟电影展映、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沙龙、广西优秀文学作品影视转化暨中国—东盟影视项目合作研讨会等活动。中外电影人以光影为媒,搭建一座友好沟通的文化桥梁,共享电影文化盛宴,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影产业共同发展、文化深度交流。

  14部影片展现国际视野

  电影展映是每个电影主题活动的重头戏。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每一次观影的历程都是一次“寻梦环游记”,在光影的秘境中寻找到另一种生活体验。

  本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有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国家的10部电影参展,是历届以来参展国家最多的一次。10部东盟国家影片、4部中国电影、6家影院、50多场排片,展现了精彩纷呈、丰富多元的电影文化,为观众提供了一场中国与东盟电影文化交流的盛宴。

  12月25日晚,李轩和女友走进南宁市江南区的民族影城,观看了泰国电影《速度与爱情》。两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影城的海报上了解到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活动的,“从片名上看,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集合了动作片和爱情片两种类型,感觉比较应景,而且对泰国电影印象一直不错,所以选择了这部片子”。虽然观看之后觉得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血、火爆”,但他们还是非常满意这次观影体验,认为电影拍出了全世界年轻人共同的心路历程,“比如每个人面对事业和情感困境时的矛盾和挣扎,还有用真诚和真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

  本届电影周参展影片充满了蓬勃的青春气息,多部影片都将视角对准了年轻人的生活,如中国影片《洄声》、泰国的《你与我和我》、印度尼西亚的《直到明天》、马来西亚的《恋恋茉莉香》、越南的《璀璨的灰烬》等,不约而同地讲述成长的困惑和青涩的爱情故事,用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消弭文化的隔阂。多位观众表示,通过观影对东盟各国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地了解,也被不同国家的历史、人文和文化深深吸引。

  广影国际影城星光店店长苏琴介绍,电影周展映影片整体质量都比较高,从上座率来看,展映影片和同期排映的电影观影人数基本持平,观众反响良好,有些观众在散场后还特地找到宣传海报合影。

  业界大伽热议“中国电影走出去”

  电影产业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致力于推动中国优质电影“走出去”,把东盟国家优质电影“引进来”,构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影行业的人才交流平台、内容聚合平台、合拍项目孵化平台等,推动双方电影、电视、无线广播等产业形成更多、更好的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夯实人文基础。

  在本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期间,举办了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沙龙等活动,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院线发行方代表等,共同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著名导演唐季礼执导的电影《红番区》《雷霆战警》《急先锋》等作品,成功打入美国主流电影市场,并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唐季礼亮相电影周,引发了影迷一阵“追星热潮”。作为“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大使”,他在“电影大师班”和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沙龙上分享了“电影国际传播”的成功经验。

  唐季礼回顾了自己“闯荡”好莱坞的曲折历程,认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动作电影创作,能够吸引外国人,带来可观的票房,同时也有助于延续中国对世界电影的贡献。他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可以跟北美洲媲美,但是不能忘记海外市场,‘走出去’才能更好地沟通与成长进步。“跟不同国家的人合作,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除了可以享受很多快乐、可以长见识以外,在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

  谈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电影交流与合作,唐季礼建议“做一些实质上的行动”,比如建立东盟文化影视投资基金,促进版权交易和相互合作,通过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这个平台吸引基金、吸引人才、盘活市场。

  在论坛上,各界人士就“中国电影走出去”畅所欲言,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看法。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牛梦笛认为,中国电影应更好地传递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变成世界观众能够读懂的语言,突破方向是“把影视创作放在关注小人物和平凡人物的故事上”。编剧高大庸表示,尽管中外文化、历史、语言存在差异,但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影视创作要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海外受众能够听懂看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电影期待重现辉煌

  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合作的开放前沿和窗口,在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条件优越、优势明显。电影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文学作品影视转化,使影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名片。

  在广西优秀文学作品影视转化暨中国—东盟影视项目合作研讨会上,区内外的影视专家、学者和“文学桂军”领军人物激情碰撞,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发展,找寻中国与东盟影视项目合作的方法与路径,助力新时代文学与影视多元发展。

  广西作家东西表示,广西有着肥沃的文学艺术创作土壤,第五代导演在广西起飞,留下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经典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广西血统的影视作品《寻枪》《天上的恋人》《英雄》《十面埋伏》《致青春》等产生广泛影响。广西在文学领域和东盟交流十分紧密,在影视方面还需要加大合作力度,着重推动产业化合作。

  广西作家凡一平在影视创作方面经验丰富,他与陆川、陈逸飞等名导合作的电影《寻枪》《理发师》等影片口碑票房均获佳绩。凡一平表示,文学是艺术的核心资源,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都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和支持,电影也不例外。广西电影要再续辉煌,依托文学资源是一个可靠的路径,面向东盟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选择。他认为广西影视创作要加强电影的文学储备,做好资源整合,重视影视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外省以及东盟和其他国家的影视合作与交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编剧黄广生表示,广西是一个文学的富矿,民族元素特别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秀丽,更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使广西电影在对东盟文化交流当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他表示,自己作为制片人和编剧,对广西电影抱有特别的期待,希望广西影视创作不断发展,持续推动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与国际传播,加深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用优质的影视内容联通世界。

  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林超俊表示,影视作品对于文旅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广西曾与香港合作拍摄电视剧作品《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在东盟地区引起很大反响,两部作品还把广西贺州的姑婆山以及广西其他的景点推广到了东南亚,当时来自东南亚的游客明显增多。(记者 孙鹏远 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组委会供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12/t20231229_672038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