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的白色油茶花开得正盛,山下成片的甘蔗等待收割,废弃的旧砖头涂上鲜艳的色彩后围砌在千年古榕树下,旧瓦罐、旧石磨、旧米舂、酒瓶子等“拼”出各式精美图案,村里的绣娘正在自家绣坊内赶制一批刺绣……沿着干净的硬化公路,走进百色市田东县义圩镇朔晚村巴查屯,鸟儿轻唱、孩童嬉戏、农人劳作,一幅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义圩镇曾是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压力最大的乡镇之一,许多村子环境脏乱差,村里房屋乱搭乱建,留下许多安全隐患。”义圩镇党委书记隆小清说。2021年,巴查屯先行先试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党员带头,发动村民代表、乡贤等中坚力量,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出谋划策、出资出力推进全域整治。
2年时间,巴查屯3次自发集资用于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屯群众主动拆除老旧和占道建筑150余处,无偿让出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86处……在村民的努力下,如今巴查屯房屋布局错落有序,村里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每家每户旁的菜地里还立起责任牌,大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在祥周镇模范村模雷屯,一条条以青砖和红砖交错垒砌而成的庭院围栏整齐而又别具特色,农户庭院内,家具农具整齐摆放,垃圾统一收集到垃圾桶里,有的农户在门前院内种上了蔬菜或是花草,一派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我们与群众面对面开展乡村夜话,讲清楚为什么要整治人居环境,让群众知情参与、出谋划策,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多方筹集为民办实事资金,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砖头、水泥、沙子等原材料,动员全村群众投工投劳。”模范村党支部书记陆彩香讲起村里的建设头头是道,更为村庄的美丽蝶变感到自豪。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模范村共筹集到50吨水泥、5万余块砖头和一批沙子,发动全村群众累计建设了2700余米的庭院围栏。截至11月底,全村受益群众达100多户400多人,昔日一户户其貌不扬的农家院舍变成了当前的美丽庭院。
庭院“小美”汇聚成村庄的“大美”。建设美丽庭院,只是田东县在大石山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我会砌砖,他们和泥,还有的平整场地,人人都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家人。”义圩镇班龙村66岁的老党员韦正广说,党员们响应号召,参与微菜园建设,环境变得好了,村民也住得更加舒服了。
班龙村党支部带领全村12个村民小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实行保洁垃圾费按户缴纳和生活垃圾村收镇运机制。全村累计出动人工2600余人,清理房前屋后、村头村尾卫生500余处,整治、建设微菜园约24亩,9户群众无偿让出自留地作为公共建设用地,推动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现在的班龙村,基础设施齐全,村道整洁、菜园庭院整齐干净,刺绣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大力发展糖料蔗、油茶、养殖等产业,助力群众持续增收,群众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都焕然一新。经过干群同心协力建设,共同打响了班龙村“家乡我来建、点子我来出、资金我来凑、品牌我来创”的人居环境整治品牌,成了全县有名的美丽村屯,吸引各村前来学习借鉴。
“我们积极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结合镇情村情,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引领带动,村民自治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财政支持一点、社会力量赞助一点、乡贤能人捐赠一点和群众自筹一点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风貌,提升村庄‘颜值’,这也是山区乡镇开展乡村建设可借鉴、可复制的做法。”每次有参观考察组来,义圩镇党委书记隆小清都这样介绍他们做法。
田东县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充分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和人文禀赋,以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向往为着力点,建立了县、乡、村、屯四级联动同抓人居环境整治机制,通过党委带领、支部带动、党员带头,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村屯带动群众共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组织18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动员、参与整治。全县累计打造人居环境治理样板村20个,示范屯316个,美丽庭院、微菜园1218处。
同时,田东县还整县实施农村厕所、农村生活垃圾、农村污水整治工程。截至11月底,全县完成农村厕所情况摸排9万多户,31个农村问题厕所全部完成整改,投入177万元实施270户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及3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项目。全县配备村级保洁员1509名,实施新建及改造提升4座农村垃圾中转站,购买600个垃圾桶、30辆垃圾车、1辆压缩垃圾车,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得到保障。
“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要激发干群的主动性创造性,党员示范带动,发动群众为主体,不等不靠,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发展水平努力补齐各项短板弱项,久久为功建设和美乡村,让老百姓幸福感更强。”田东县副县长农维慧说。(记者 周福宁 通讯员 周月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