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活”的老城火起来

  • 时间:2023-12-16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原标题:

  “活”的老城火起来
——看玉林市如何活化利用历史资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老城区举办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主题性文化活动,在玉林尚属首次。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参与。

  

  玉林传统木傀戏表演。(本版图片均由玉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市民选购自治区级非遗产品玉林茶泡。

  十字街,玉林老城区的核心区域。这个秋冬季,玉林十字街火了。

  在玉林市民的朋友圈里,人们在十字街品尝玉林美食、选购非遗产品、逛文创商店、看传统木偶戏、观游龙舞狮,穿梭在老骑楼各种独特的艺术装置中打卡……9月以来,玉林市连续举办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暖冬生活市集等系列文化活动,让老城区以一种新的面孔与人们相遇。

  老城区是城市的历史根基、文脉所在。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有“岭南都会”之称的玉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该市深入推进“文化塑城”,做好老城区保护开发规划、挖掘优秀历史文化,打造独树一帜的玉林文化印记,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此次举办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活化利用老城区的文化资源?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在此次系列文化活动的背后,玉林市进行了哪些探索?收获什么样的启示?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一条“老的”十字街——“这条街浓缩着玉林历史”

  “这条路是竹篾行。沿着玉州路往北走,有大同酒家,在解放路口左拐往西走,就是古定小学、西街口、粤东会馆……”家住玉林人民公园附近的70多岁的陈伟,对玉林的老地名如数家珍。吃过晚饭,老陈喜欢到街上溜达一下。此时百年骑楼的外墙上霓虹灯牌光彩闪烁,骑楼连成的长长穿廊下,市民悠闲散步,商铺忙着招徕顾客。在他的眼中,十字街一直是这样热闹。

  玉林,古称鬱林,始建城于宋至道二年(996年)。“鬱林为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清乾隆版《鬱林州志》记载了一座繁华的商埠: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手工业,使玉林逐渐成为桂东南地区的重要商贸中心之一。

  展开玉林城区地图,以解放路为横轴、玉州路为纵轴,两路交汇,就构成了今天的十字街。对照清末的玉林城图可以看出,百余年来,老城的基本格局没有大变化,解放路是昔日连接东西城门的主干道,玉州路则是原鬱林州署到南城门之间的主干道,围绕这两条主干道,向周边延伸出众多道路、街巷。十字街,一直是玉林老城的中心。

  骑楼是十字街建筑的主要特色,见证了玉林悠久的商业文化。玉林的骑楼始建于20世纪初,随着商业的兴盛,既可遮风挡雨、又便于做商铺和储存货物的骑楼受到商家欢迎,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玉林骑楼街。

  遍布街巷的商号、会馆、戏院,同时孕育了玉林丰富的市井文化。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玉州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民俗节庆活动7个、仍在流行的传统戏曲11个、传承有序的传统技艺8个,此外还有品种众多的特色美食和小吃等。

  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它也逐渐显露出了“老态”。“建筑面貌陈旧,设施落后,年轻人不愿意住,留下的本地居民多是舍不得离开的老人,虽然有人气,但是由于各种配套落后,限制了商业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十字街主要区域所在的社区——玉州区东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王春容说。

  “十字街浓缩着玉林历史,热闹了千百年。”玉林市政协在专题调研中提到了玉林老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现有业态比较杂乱、低端,涉及文化艺术的业态较少;与本地本土历史文化的联系融合不够,没有深刻地体现出“鬱”文化的内涵,街区遗迹古迹、文化历史建筑和景点零星分散,没有串连起来;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骑楼街建筑老化,各类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等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是城之精神的传承与根脉。玉林老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巨大宝藏。如何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玉林实践的高度,做好玉林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以文塑城让城市焕新,以文兴业增添城市动能,把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玉林市委、市政府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经过调研酝酿,一个以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为切入口,通过挖掘、展示玉林传统文化元素,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潜力,打造特色品牌,带动玉林老城区整体升级优化的设想就此提上议程。

  一条“新的”十字街——“老玉林的味道回来了”

  充满童趣的卡通气模坐在骑楼上,大大的“鬱”字招牌挂在老店铺的门面上,街头随处可见创意艺术装置与琳琅满目的特色摊位共同构成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市集……当各种艺术节的照片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刷屏时,许多网友纷纷评论:这个十字街看起来有点“不一样”。

  文化街区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挖掘、创新传承和转化?玉林师范学院教授宋永忠认为,文化街区所体现的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骑楼建筑、戏曲、族群、饮食、服饰等文化,对此首先应规划设置专项课题,委托专家团队深入挖掘和整理文化街区的文献和历史故事;其次创建集文创、美食、表演、体验、研学等于一身的沉浸式、休闲式特色街区,让游客有看头、想停留。

  此次艺术节的主办方玉州区有关部门介绍,艺术节规划了“玉韵、新生、领潮”3个单元,涵盖开幕式、展览、市集、映像、装置、文创、展演等10项活动,把非遗文化、地方特色、吃住行游购等元素整合进来,让玉林市民重温城市记忆,让外地游客认识玉林历史文化,让老街重现“烟火气”。

  一条新的、更丰富的十字街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二三,穿威衫;四五六,夹扣肉……”说起对艺术节印象最深刻的活动,玉林市民梁媛立刻想到了爆火的玉林方言墙:“说了这么多年玉林话,一直没有发现原来玉林话这么有意思,有这么多生动的表达。”立在街头的几面印满玉林方言俗语和童谣的方言墙,用一种新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感受乡音之美,引得许多玉林市民纷纷前来打卡。

  此外,酸嘢、糖水、木薯饽、牛巴……熟悉的玉林风味勾起熟悉的味蕾记忆;香铺、果料铺、甜品铺、中药铺、藤编铺、铁铺……充满年代感的老商铺让人仿佛穿越到曾经的“百年商埠”。“老玉林的味道回来了。”家住玉州区玉城街道的陈微微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她说:“看到艺术节展示出来的那些老字号、老场景,仿佛又回到了儿时。”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展演是此次艺术节最大亮点之一,主办方深入挖掘玉林老城区文化内涵,结合玉林八音、州珮功夫、舞狮、木傀戏、剪纸、羽毛画、茶泡、玉林牛腩粉等文化元素,打造一场沉浸式文旅商融合盛宴。“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才发现原来玉林还有这样独特精湛的传统工艺。”在这次艺术节上,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玉林羽毛画展引发观展热潮,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普新回忆起现场盛况,感慨地说。

  传统与创意的碰撞,还让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玉林“好物”。玉林竹芒编做成杯套套在柠檬茶上,一晚上卖出1000多杯;绘有“鬱”字的文创芒编扇子,被游客一抢而空;陆川铁锅、北流陶瓷等本地靓货纷纷受到人们的追捧。“好吃好玩又好看!”90后姑娘覃莹说,艺术节让玉林变得更时尚潮流了。

  一条“活的”十字街——“打造永不落幕的十字街”

  艺术节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让老街区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把这种热度和关注转化为新的动能,让百年老街持续“活起来、火下去”,是记者在采访中被频频提及的话题。

  走进位于解放路的“鬱城往事·玉林城事记忆主题展”,一幅幅描绘玉林历史的墙绘、老地图、老照片、老物件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多了解。这是11月开始的“暖冬生活市集”新设置的一个文化主题展。

  艺术节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打造一条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玉州区除了将保留和丰富此次艺术节开设的剪纸展、羽毛画展和“城事记忆主题展”之外,还将扩展增加更多的展馆,形成多元化展示窗口,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让十字街成为了解玉林的必到之处。

  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计划在城区新建或改扩建一条特色文化街,并搭建剧场或舞台,常态化演出传统戏曲、民间文艺、现代艺术剧目;推进建设玉林孔庙、非遗展示馆等文化设施;依托云龙桥、骑楼街、万花楼等文物建筑,推进打造十字街、州珮等文化街区;整合红色资源,连点成线打造多条红色旅游线路。

  文化留住乡愁,业态的优化让“烟火气”重旺。“这段时间即使不是周末,我们晚上也需要安排4名员工上班,而以往通常只需要3个人。”在解放路特色小吃街“食坊里”开店的周子富说,自从举办艺术节以来,感觉客流量多了不少,而且很多是年轻人,艺术节让年轻人对老街又燃起了兴趣。

  吸引人气只是第一步,如何优化老城区的业态,让老城区可体验、可娱乐、可消费,让人气留住?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玉林十字街应主动引入文化体验新业态,注重引入符合当地发展的传统老字号、百年老店、“国潮”文创等优质业态,同时汇聚当地特色民宿和传统美食,整合资源培育夜间经济项目,打造新消费场景。

  充满历史感的老街道老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见证和载体,如何合理利用老街区,建设新型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实现人、城、文化的和谐共生和持续发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十字街的百年老巷九曲巷,只见新铺的花岗岩路面平整洁净,极具岭南特色的青砖墙古色古香,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艺术节期间,沉浸式实景艺术“九曲乾坤”在此上演,使这条一度落寞破旧的背街小巷华丽转身,成了“网红”景点。80后市民刘先生童年是在九曲巷附近度过的,此次他特地带孩子来旧地重游,他说:“希望更多老街巷既变得方便宜居,又保留传统韵味。”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强调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近年来,广西也结合背街小巷改造等城市建设工作提出,对有旅游基础、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地方,可以选取部分背街小巷,打造特色彰显、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典型样板。

  在这方面,广西不少城市开展了积极探索,如南宁市以“千年历史承载区,城市人文会客厅”为定位打造邕州古城项目,目前已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榜单。据了解,玉州区将以此次艺术节为契机,推动老街区业态、风貌、设施、消费、管理、形象等全面升级,把十字街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成为“永不落幕的十字街”。(记者 梁 菡 邓盛龙 通讯员 李 荣)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bgx/202312/t20231213_67123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