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软件硬件齐抓 既塑形又筑魂
田东按下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加速键”
今年以来,百色市田东县聚焦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靶心”,“照单抓药”、查漏补缺,以使命担当的责任感,塑形筑魂,“内外兼修”,在注重建设楼高、路宽、城美的同时更注重涵养便民、惠民、利民城市“气质”,写好田东创城答卷。
筑牢组织堡垒,强化指挥调度。该县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列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指挥,构建“指挥部吹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完善提升“123456”工作机制,即咬定2024年入围创建第十轮自治区文明城市,2026年获得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的目标;“主题活动策划+全方位宣传”两大宣传机制;“县创城指挥部+专责小组+部门(乡镇)”三级指挥机制;“季分析、月研判、周例会、日调度”四项协调机制;“县领导牵头+乡镇(部门)+社区网格+居民+志愿服务”五级联动机制;“专项行动+资金保障+督查指导+绩效考评+责任追究+表彰激励”六大保障机制。强化指挥调度,整合资源力量,明晰责任界限和奖惩导向,全面筑牢组织堡垒。
加大硬件建设,提升城市颜值。近年来,该县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右江河畔明珠”工程,一批又一批楼盘开发项目持续落户田东,以“楼高、路宽、城美”为特点的城建新风貌形成了田东新名片。积极推动市民住得安心更要住得舒心,投入近50万元,施划电动车停车位1万多个,城市电动车“大军”不再“居无定所”。投入6000万元,在右江河畔建起的滨江公园在2023年农历春节之前正式竣工使用。目前,该县城区拥有广场7处、公园3处、红色景区3处,极大满足了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志愿服务引领,敲门凝聚合力。该县始终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导向,畅通收集民意的渠道,推动整改落实,切实打通服务市民、凝聚市民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6月起,全县组织近3000名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旨在近距离与群众“面对面”共商创城“大计”。通过“敲门行动”,商议创城“大计”收集到市政设施损坏、广场舞噪音、排污不畅、停车位不够等民生难点、堵点问题50余个。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以“民生无小事”的使命担当,迅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改,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宣传引领实践,涵养文明气质。该县下发《关于开展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将“文明出行”“文明餐饮”“文明生态”等10项文明创建活动“打包”成创城“指南”,各职能部门认领“责任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文艺演出、开展“敲门行动”等多种方式推动“文明的意义”“怎样才文明”等内容深入人心。同时,该县在政府网、“芒乡田东”公众号等的基础上开通“文明田东”公众号,强化官方权威信息推送。截至目前,“文明田东”共推送500余篇反映田东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宣传报道。
坚持城乡联动,推动均衡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创建文明城市等中心任务,实施文明实践全覆盖、“文明右江红”品牌、移风易俗三大工程,奏响“城乡全域文明”主旋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3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注册志愿者近8万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打烊”。右江河畔4个乡镇21个示范村(社区)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新思想弘扬新风尚”为主题的“文明右江红”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建设深入推进。构建“3+8+5”理论宣讲体系,县乡村三级党政领导、致富能人、道德模范活跃在宣讲一线。开展陈规陋习排查,聚焦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组织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8000多份,形成党员操办红白事报备制度。发挥农村群众自治主体作用,组织志愿者近6000人对突出问题进行评议。全县形成以“城”促“村”,“村”敢超“城”的生动局面。(董继旗 周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