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出版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从三方面助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 时间:2023-10-31
  • 作者:佚名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 字号: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探索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遵循了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为全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话语体系是关于一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等的表达范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要讲好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迫在眉睫。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迭代焕新,人机共生、人机交互、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创造了新的媒介生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条件与机制不断得到优化,我们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话语传播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另一方面要能充分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构建具有鲜明时代性、深厚理论性、独特民族性、可重复实践性的,国内外大众能接受、易理解、好传播的话语范式,以实现凝聚共识、弘扬精神、引领未来。

  凝聚共识,增强话语权影响力。话语权是引领时代变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文化传统以及价值理念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强中国话语权影响力应着眼三个维度。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信任。任何时候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好群众立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人的奋斗追梦故事,提升共情感、同理心、亲和力。第二,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大地,滋养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一个从未间断并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用事实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沿用至今的强大实用性和包容性。增强中国话语权影响力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力量,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让中国话语体系有深度、有广度、有硬气。第三,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学术的原创能力,提出具有中国特质、符合中国改革发展需要的创新理论,用中国理论阐释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巨大变革。

  弘扬精神,用好新时代媒介技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一方面传播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智能化媒介,内容为王始终是构建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深入挖掘中国故事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文化内涵、天下情怀和世界使命,用好“人民的语言”“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人民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话语表达要实现形式上的创新。智能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媒介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为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提供了无限可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就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创作,实现既通俗易懂又便于传播。切实用好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等媒介手段,以及民族民间歌谣、方言等灵活多元的方式方法,创新形式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创造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同时,提高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加强自媒体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坚持向上向善的舆论导向,将党的声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融入中国话语权的构建中,营造弘扬真善美的舆论场。

  引领未来,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这既要对内凝聚共识,壮大声量,也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增强国际话语权。一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设置议题,理直气壮发出中国声音。当前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国之大者”,在重大场合掌握话语主动权,不失语、不失声,积极解答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为全世界提供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答案,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角色互换,用联通世界的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减少信息差异。在国际传播中不能“自说自话”也不能“自卖自夸”。要加强受众心理分析,减少信息传递中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输出、解读误差,在中外文化背景差异中找到共同点,用国际化语言多元、立体式讲好中国为推动全球发展作贡献的故事,凝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三是多元融合,注重引导话语流向,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倾听他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需求,用好音乐绘画等艺术语言来传递中华文化精髓,通过艺术创作引起情感共鸣,用跨越世界的情感共振来增强对中国故事的认同。积极推进与国际媒体合作,通过多元化的叙事语境引导话语流向,架构创新、精准、有效的传播模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张宇璇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xcsx/202310/t20231027_668938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