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多元包容、时代性和批判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契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髓,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所特有的优势。
首先,文艺创作应坚持传统和现代结合。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补充。文艺创作与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其次,文艺创作应坚持现代审美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创作必须反映变化,聆听时代声音,丰盈人们的精神家园。只有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文艺创作才能真正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再次,文艺创作应具备守正创新精神。守正是指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创新是指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勇于突破传统,推陈出新,使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感。最后,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
必须坚持多元包容
多元包容是推动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打通跨界交流和对话的渠道,与世界文艺交流互鉴,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文艺繁荣。
首先,文艺创作应该积极服务社会多元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因此,文艺创作需要涵盖更多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反映出社会的多元性,不断增强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促进文化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文艺创作应该秉承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包容性也越来越重要。在文艺创作中,我们需要具有更加包容的视野和更加广泛的题材,注重表现不同文化的特色和价值,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例如,在音乐创作中,作者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展现出音乐的多元性。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可以通过表现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蹈风格,展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再次,文艺创作要促进跨界交流和对话。在文艺创作中,我们需要注重与其他领域之间如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和推动不同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必须坚持时代性批判性
时代性和批判性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属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艺创作应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思考;从时代性和批判性的维度来看,文艺创作还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时代的变迁和对个体及社会的影响。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文艺创作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引导社会风气的重要角色,文艺作品应该具有时代性和批判性,能够深入揭示社会现实,对不合理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并非简单的否定,而是以艺术的手法展现出社会的复杂性,引导人们通过作品看到问题的本质,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其次,文艺创作应当关注个体的生活和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创作应当真实地反映这种变化,揭示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真实状态。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具有深度和广度,引发观众的共鸣。再次,文艺创作应当具有前瞻性,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文艺创作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以艺术的手段描绘出未来的蓝图,引导人们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以审美的方式呈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
必须坚持艺术性实用性
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就必须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因此,文艺创作必须把握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关系,统筹好发展需要和社会效益两者的关系。
首先,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是实现艺术创新与社会效益双重追求的关键。艺术创新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创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其对社会产生的实际作用。因此,在文艺创作中,要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不仅要追求艺术上的高度,还要考虑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实际效益。其次,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艺术性与实用性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受此影响,文艺形态也发生了很多改变。文艺创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艺术与科技的交流融合。再次,文艺创作要注重社会效益,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文艺创作中,要注重作品的社会效益,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文艺创作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发展中获得充盈的生命力。(何骑材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上一篇:更好探究古代丝路文明
下一篇:以智慧美育助推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