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英获评百色市第二届“最美农民”。记者 黄艳萍 摄
现年57岁的赵美英是百色市那坡县百都乡百都村的一名农民,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坡县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那坡县百都乡非遗传习基地负责人和百都壮族服饰制作工坊负责人。从普通农民到非遗传承人,她用从小耳濡目染习得的针线活,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小小的服饰制作工坊到非遗传习基地,她将非遗事业打造成文化产业,带动家乡绣娘走上技能致富道路。
传承,让传统技艺重焕生机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至今已伴随赵美英走过40多个年头,完完全全融入了她的生活。“20世纪70、80年代,人们身上穿的衣裳、头上戴的头巾、脚上穿的布鞋,都是自己家里手工制作的,所以纺织、绣花是当时每个女孩子必备的技能。”赵美英说,她十几岁的时候便跟着家中长辈学习纺织。一开始只是为了掌握一项生活技能,但慢慢地,在老一辈的熏陶下,她对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她走街串巷,向老人请教衣服上花纹的寓意和绣法,以丰富刺绣的形式和纹样。
在赵美英看来,壮族服饰制作技艺是那坡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那坡人探索出了一整套独特的服饰制作技艺,形成包括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在内的完整制作流程。2018年2月,赵美英在百都乡街上开了一家壮族服饰制作工坊,把爱好变成事业细心打理。
“壮族服饰制作的各项工艺都是手工完成,步骤繁琐,耗时较长,一套完整壮族服饰从纺织到成衣,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年。”赵美英说,因繁琐的工序,加上机器织布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学习这项技艺,市面上也渐渐没有了传统民族服饰的身影。赵美英的制作工坊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却让她更加坚定了传承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信念。
为了让人们再次接受壮族服饰,赵美英开始对传统服装进行改良和创新。在田里劳作,她发现田边的野花开得好看,便萌生了在衣服上绣花的想法。为迎合年轻人喜好,她研究时下年轻人喜欢的花样,尝试着在衣服上绣花。圆领渡边衫、彩绣花肚兜,改良后的壮族服饰,既不失传统,又有着新时代的美感,让壮族传统服饰焕发出新的魅力,在那坡掀起了一波传统服饰浪潮。
发展,让文化产业惠及民生
2018年,那坡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那坡县在百都乡成立非遗传习基地。“现在掌握这项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么好的传统技艺,如果没人传承就太可惜了。”作为非遗传承人,赵美英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闲暇之余赵美英开始大力推广壮族服饰制作技艺。她联合百都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百都非遗传习基地,采取“文明实践+文化传承”的模式,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根据当地壮、汉、瑶3个民族混居的特点,组织开展“四时八节”特色民俗节庆活动,通过技艺展示、集中讲演、互动教学等形式,向年轻一代讲授壮族服饰的制作技巧,培养新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保护人,如今,已培育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16人。2020年,赵美英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广西那坡篇剧组的拍摄,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壮族传统服饰及其制作技艺。她亲手制作的一套壮族麻布童装和一条蓝紫壮锦被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
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赵美英鼓励在家妇女学习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不断壮大绣娘队伍,同时通过自己的服饰制作工坊拉订单,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经过她改良和创新后的壮族服饰充分吸收了壮锦的元素,在面料、装饰材料、图案等使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当地群众都喜欢到她的工坊定制壮族服装,甚至吸引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等地群众前来订购,工坊壮族服饰热销,年销售额超20万元。
赵美英还自发组织百都乡文艺队,带队参加县内外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积极宣传和推广壮族山歌的同时,展示那坡壮族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2021年她获评自治区文联“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户称号,2022年获评百色市乡土文艺人才(第一批)称号。在她的带领下,目前百都乡壮族服饰制作团队和文艺队有近50人,年人均创收3万元,走出了一条文化致富路。
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一直传承发展下去,让壮族服饰发展事业和乡亲们的日子一同蒸蒸日上,是赵美英的最大心愿。现在,她依然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培训传承人上,用在创新技艺上。今年,赵美英荣获百色市第二届“最美农民”称号。(记者 罗霞)
下一篇:陆英员:用爱温暖学生稚嫩的心灵